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贺知章

原文: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鬓毛衰 一作: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注释(1)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2)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

相关赏析

创作背景

贺知章在公元744年(天宝三载),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

鉴赏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

作者介绍

贺知章 贺知章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 https://gs.aguanjie.com/663.html

烛影摇红·松窗午梦初觉

烛影摇红·松窗午梦初觉
朝代:宋代 作者:毛滂 原文: 一亩清阴,半天潇洒松窗午。床头秋色小屏山,碧帐垂烟缕。枕畔风摇绿户。唤人醒、不教梦去。可怜恰到,瘦石寒泉,冷云幽处。 ...

【中吕】粉蝶儿_男子当途

【中吕】粉蝶儿_男子当途
朝代:元代 作者:未知作者 原文: 男子当途,受皇恩稳食天禄,凭着济世才列郡分符。事君忠,于亲孝,下安 黎庶。驷马高车,正清朝太平时世。 【醉春风】娶一个鸳帐凤帏人,一个雾鬓云鬟女。退□时开宴后堂中,此心 是足,足。一个吴越妖娆,一个幽燕佳丽,都有那可人情绪。 【迎仙客】一个带玉钗,一个插犀梳,天然一双美艳姝。一个是晓莺啼,一 个是雏凤语。一个生长在皇都,一个妾本钱塘住。 【红绣鞋】...

夜合花·自鹤江入京泊葑门外有感

夜合花·自鹤江入京泊葑门外有感
朝代:宋代 作者:吴文英 原文: 柳暝河桥,莺晴台苑,短策频惹春香。当时夜泊,温柔便入深乡。词韵窄,酒杯长。翦蜡花、壶箭催忙。共追游处,凌波翠陌,连棹横塘。 十年一梦凄凉。似西湖燕去,吴馆巢荒。重来万感,依前唤酒银罂。溪雨急,岸花狂。趁残鸦、飞过苍茫。故人楼上,凭谁指与,芳草斜阳。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浓密的柳荫把河桥遮藏,黄莺在清静的古台旧苑中鸣啭,我曾多少次骑着骏马到此处...

勖剑

勖剑
朝代:唐代 作者:曹唐 原文: 古物神光雪见羞,未能擎出恐泉流。暗临黑水蛟螭泣,潜倚空山鬼魅愁。生怕雷霆号涧底,长闻风雨在床头。垂情不用将闲气,恼乱司空犯斗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