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

朝代:南北朝

作者:陶弘景

原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夕日  一作:阳)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树木,翠绿的竹林,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了猿猴、鸟儿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仙...

文言知识

古今异义①四时俱备(时 古义:季节 今义:时间)(备 古义:具备 今义:准备、具备)②晓雾将歇(歇 古义:消散 今义:休息)(晓 古义:清晨 今义:知道)③夕日欲颓(颓 古义:坠落 今义:消沉,委靡)④古来共谈(谈 古义:称赞 今义:谈论)一词多义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

相关赏析

鉴赏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接下来的十句,作者便以清峻的...

创作背景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做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接下来的十句,作者便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

题解

《答谢中书书》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同时也是陶弘景先生写给朋友的一封书信。文题中的“答”是“回复”“写给”的意思。“谢中书”,即谢徵(zhēng),字元度,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所以称之为谢中书。“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

作者介绍

陶弘景 陶弘景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经集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等。...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答谢中书书 | https://gs.aguanjie.com/615.html

雪夜小饮赠梦得

雪夜小饮赠梦得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 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 久将时背成遗老,多被人呼作散仙。 呼作散仙应有以,曾看东海变桑田。 相关翻译 注释 ①永夜:长夜,整夜。②残年:岁暮,一年将尽之时。... 相关赏析 浅析 这首《雪夜小饮赠梦得》作于洛阳。这是一首记叙诗。雪夜,诗人与友人小酌慢饮,促膝叙谈,销磨了一整夜时间;谈得高兴了,就开怀大笑,以爽朗的...

茶瓶儿·去年相逢深院宇

茶瓶儿·去年相逢深院宇
朝代:宋代 作者:李元膺 原文: 去年相逢深院宇,海棠下、曾歌《金缕》。歌罢花如雨。 翠罗衫上,点点红无数。 今岁重寻携手处,空物是人非春暮。回首青门路。乱红飞絮,相逐东风去。 参考赏析 赏析 这首词讲了一个类似于“人面桃花”的故事。虽为悼亡词,但含蓄不露,不加点破,更见风致。 词的上片写去年此时,深幽清寂的庭院中,词人遇到了一位女子。正值春深似海,海棠花开,姿影绰约。那位女子花下,浅...

潜别离

潜别离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 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河水虽浊有清日, 乌头虽黑有白时。唯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隋宫燕

隋宫燕
朝代:唐代 作者:李益 原文: 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 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 相关赏析 鉴赏 隋炀帝杨广在位十三年,三下江都(今江苏扬州)游玩,耗费大量民力、财力,最后亡国丧身。因此“隋宫”(隋炀帝在江都的行宫)就成了隋炀帝专制腐败、迷于声色的象征。李益对隋宫前的春燕呢喃,颇有感触,便以代燕说话的巧妙构思,抒发吊古伤今之情。“燕语如伤旧国春”,目睹过隋宫盛事的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