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世家赞

朝代:两汉

作者:司马迁

原文: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  太史公说:《诗经》上有句话:“巍峨的高山可以仰望,宽广的大道可以循着前进。”我虽然不能到达那里,但是心中一直向往它。我读孔子的书,由推理可以知道他的为人。  到了鲁国,看到孔子的祠堂、他的车子、衣服和礼器,许多儒生在他家里按时演习礼仪,我徘徊留恋,舍不得离开。  天下的...

相关赏析

评析

司马迁读孔子著作之际,在内心深处极为敬佩这位古代的圣人。在司马迁看来。孔子是一座巍峨的高山,使人仰慕。来到孔子故居之后,他对孔子有了更深的理解,向往之情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他见到了孔子的庙堂、车服、礼器,见到这些与孔子密切相关的器物以后,好像孔子的形象就在自己的眼前。司马迁在孔子故...

作者介绍

司马迁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人尊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学巨著《史记》,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了解司马迁的作品特点,主要在"迁"这个字上。...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孔子世家赞 | https://gs.aguanjie.com/520.html

水龙吟·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

水龙吟·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作栖霞楼,为郡中胜绝。元丰五年,余谪居黄。正月十七日,梦扁舟渡江,中流回望,楼中歌乐杂作。舟中人言:公显方会客也。觉而异之,乃作此词。公显时已致仕在苏州。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云间笑语,使君高会,佳人半醉。危柱哀弦,艳歌余响,绕云萦水。念故人老大,风流未减,独回首、烟波里。 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月明千里。五湖闻...

北齐二首

北齐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戎衣。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作者介绍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杂剧·西游记·第六本

杂剧·西游记·第六本
朝代:元代 作者:杨景贤 原文: 万里香风下九天仙真鹤驭尽翩翩 一诚上达祗园地永保皇图亿万年   第二十一折贫婆心印 (唐僧一行人上,云)脱离了红孩儿,过了火焰山,于路亏杀龙天三宝。今日到得中天竺国,皆是诸佛罗汉之地。孙悟空,我与龙君、沙、猪慢行,你先去寻个打火做宿处,吃了饭,到灵鹫山参佛世尊。你到前面,不要妄开口说话。此处是佛国了,参禅问道的极多,不要输了。不比你相杀到容易,禅机...

送孙逸归庐山(得帆字)

送孙逸归庐山(得帆字)
朝代:唐代 作者:刘长卿 原文: 炉峰绝顶楚云衔,楚客东归栖此岩。彭蠡湖边香橘柚, 浔阳郭外暗枫杉。青山不断三湘道,飞鸟空随万里帆。 常爱此中多胜事,新诗他日伫开缄。 作者介绍 刘长卿 刘长卿(大约726~大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唐代著名诗人,擅五律,工五言。官至监察御史。与诗仙李白交厚,有《唐刘随州诗集》传世,其诗五卷入《全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