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代:明代
作者:王守仁
原文:
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其应乎感也,则为恻隐,为羞恶,为辞让,为是非;其见于事也,则为父子之亲,为君臣之义,为夫妇之别,为长幼之序,为朋友之信。是恻隐也,羞恶也,辞让也,是非也,是亲也,义也,序也,别也,...
朝代:南北朝
作者:鲍照
原文:
伤禽恶弦惊,
倦客恶离声。
离声断客情,
宾御皆涕零。
涕零心断绝,
将去复还诀。
一息不相知,
何况异乡别。
遥遥征驾远,
杳杳白日晚。
居人掩闺卧,
行子夜中饭。
野风吹草木,
行子心断肠。
食梅常苦酸,
衣葛常苦寒。
丝竹徒满坐,
忧人不解颜。
长歌欲自慰,
弥起长恨端。
鲍照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