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

文言现象

一词多义固 :①固不知子(固然)②子固非鱼也 (本来)之:①安知鱼之乐 之:(的)②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之:(代词)倒装句(状语后置)原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改 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译 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上游玩。判断句原句 是鱼之乐也。译 这是鱼的快乐。原句 子固非鱼也。...

相关赏析

问题探究

1.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答: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2.两人辩论的结果且不论谁输赢,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两人的性格 。答: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事物持认知心态。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

问题批判

近年来,也有哲学家对此表示怀疑。因为庄子所说,只是自己的一种体验,把体验当成知识,固然表现了其超然的态度,但对认识却大有不利,因为认识与体验是两回事。严格来说,庄子并没有从逻辑上反驳惠施,而是把逻辑引到了它够不到的地方,即各人当下的内心体验,而这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不足为外...

鉴赏

该文节选自《秋水》。《秋水》是《庄子》中的又一长篇,用篇首的两个字作为篇名,中心是讨论人应怎样去认识外物。全篇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写北海海神跟河神的谈话,一问一答一气呵成,构成本篇的主体。后一部分分别写了六个寓言故事,每个寓言故事自成一体,各不关联,跟前一部分海神与河神的对话...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 https://gs.aguanjie.com/436.html

塞上曲·其一

塞上曲·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原文: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注释⑴空桑林:桑林因秋来落叶而变得空旷、稀疏。⑵...

讳辩

讳辩
朝代:唐代 作者:韩愈 原文: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 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讳嫌名。”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丘’与‘蓲’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

感旧四首

感旧四首
朝代:清代 作者:黄景仁 原文: 大道青楼望不遮,年时系马醉流霞。 风前带是同心结,杯底人如解语花。 下杜城边南北路,上阑门外去来车。 匆匆觉得扬州梦,检点闲愁在鬓华。 唤起窗前尚宿酲,啼鹃催去又声声。 丹青旧誓相如札,禅榻经时杜牧情。 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 云阶月地依然在,细逐空香百遍行。 遮莫临行念我频,竹枝留涴泪痕新。 多缘刺史无坚约,岂视萧郎作路人。 望里彩云疑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