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朝代:唐代

作者:王勃

原文: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请别在分手的岔路上,伤心地痛哭;像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译文二三秦护卫着巍...

相关赏析

赏析一

该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千古传诵,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

赏析二

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首句写送别之地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地区所“辅”,突出了雄浑阔大的气势。第二句点出友人“之任”的处所——风烟迷蒙的蜀地。诗人巧用一个“望”字,将秦蜀二地联系起来,好似诗人站在三秦护卫下的长安,遥望千里之外的蜀地,这就暗喻了惜别的情意。“望”字不仅拓宽了诗...

赏析三

首联属“工对”中的“地名对”,极壮阔,极精整。第一句写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辅”(护持、拱卫),气势雄伟,点送别之地。第二句里的“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泛指“蜀川”,点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而“风烟”、“望”,又把相隔千里的秦、...

创作背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

作者介绍

王勃 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

清平乐·孤花片叶

清平乐·孤花片叶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寂寂绣屏香篆灭,暗里朱颜消歇。 谁怜散髻吹笙,天涯芳草关情。懊恼隔帘幽梦,半床花月纵横。 相关翻译 注释 ①香篆:即篆香,形似篆文之香。宋洪当《香谱·香篆》:“(香篆)镂木以为之,以范香尘为篆文,然于饮席或佛像前,往往有至二三尺径者。”又《百刻香》:“近世尚奇者作香篆,其文准十二辰,分一百刻,凡燃一昼夜已。”②散髻:即解散发髻。据...

好事近

好事近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原文: 混迹寄人间,夜夜画楼银烛。谁见五云丹灶,养黄芽初熟。 春风归从紫皇游,东海宴旸谷。进罢碧桃花赋,赐玉尘千斛。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漫漫长夜让人提不起一点精神,心情也郁郁不欢,只能在梦里梦见京城,还能认出那些熟悉的京都街道。为了报答眼下的好春色,花儿与月影也是相互相映照。简便的宴席,虽然菜很一般,酒却是美酒...

【中吕】红绣鞋_次崔雪竹韵

【中吕】红绣鞋_次崔雪竹韵
朝代:元代 作者:张可久 原文: 次崔雪竹韵 学孔子尝闻俎豆,喜严陵不事王侯,百尺云帆洞庭秋。醉呼元亮酒,懒上仲宣楼,功名不挂口。 宁元帅席上 鸣玉珮凌烟图画,乐云村投老生涯,少年谁识故侯家?青蛇昏宝剑,团锦碎袍花,飞龙闲厩马。 仙居 有客樽前谈笑,无心江上渔樵,小壶新酝注仙瓢。梅花和月种,松叶带霜烧,本清闲忙到了。 寻仙简霞隐 白草矾矶头独钓,青衣孺子相招,寻真不怕路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