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夭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茂盛桃树嫩枝芽,开着鲜艳粉红花。  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庭和顺。  茂盛桃树嫩枝芽,桃子结得肥又大。  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庭美满。  茂盛桃树嫩枝芽,叶子浓密有光华。  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人幸福。 注释  夭夭:桃花怒放的样子。  华:古花字。  之子:这...

相关赏析

赏析

这首诗非常有名,即便只读过很少几篇《诗经》的人,一般也都知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是为什么呢?我想,无非有这样几个原因:第一,诗中塑造的形象十分生动。拿鲜艳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丽,实在是写得好。谁读过这样的名句之后,眼前会不浮现出一个象桃花一样鲜艳,象小桃树一样充满青春气息的...

雅析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是那片桃林。流光的霞披,如新娘的红盖头,被春风轻轻掀起。果实饱满的模样太惹人怜爱了,她们真像一群孩子,密密匝匝地挤在枝叶间,笑闹着,春天仅仅有了这些果子就不会冷清。当初桃花流水,不还叹息过吗?你担心这季节象梭子一样飞去了,藏着十八岁少女...

艺术特色

各章的前两句,是全诗的兴句,分别以桃树的枝、花、叶、实比兴男女盛年,及时嫁娶。清姚际恒《诗经通论》:“桃花色最艳,故以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这种意象被后世的诗人反复使用。诗中运用重章迭句,反复赞咏,更与新婚时的气氛相融合,与新婚夫妇美满的生活相映衬,既体现了歌谣的风格,...

赏析

这是一首祝贺年青姑娘出嫁的诗。据《周礼》云:“仲春,令会男女。”周代一般在春光明媚桃花盛开的时候姑娘出嫁,故诗人以桃花起兴,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旧说如《毛序》等以为与后妃君王有关,为今人所不取。全诗分为三章。第一章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青娇媚。人们常说:第一个用花比美人的是天才,第二个用花比美人的……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桃夭 | https://gs.aguanjie.com/27.html

春
朝代:唐代 作者:翁洮 原文: 漠漠烟花处处通,游人南北思无穷。林间鸟奏笙簧月,野外花含锦绣风。鸑抱云霞朝凤阙,鱼翻波浪化龙宫。此时谁羡神仙客,车马悠扬九陌中。 ...

苑中遇雪应制

苑中遇雪应制
朝代:唐代 作者:宋之问 原文: 紫禁仙舆诘旦来,青旂遥倚望春台。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相关赏析 简析 不知道庭院里今朝落下了雪花(庭霰:指落在庭院里的雪花),还以为昨夜庭院枝上开了花,比喻生动、贴切... 作者介绍 宋之问 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黄钟】愿成双_梅脸退,柳

【黄钟】愿成双_梅脸退,柳
朝代:元代 作者:顾德润 原文: 梅脸退,柳眼肥,雨丝丝开到茶蘼。一春常是盼付佳期,不觉的香消玉体。 【幺】忒风流姝媚忒聪慧,怎生般信绝音稀?叮宁杜宇那人行啼,冷落了秋千月底。 【出队子】科场不第,出落着个三不归。长安花酒价如泥,不信敲才主仗得,似恁般情怀说向谁? 【幺】到中秋左右还相会,见他时擘破面皮。紫泥宣于我甚便宜,青楼梦因谁没鉴识,且受回禁持悔甚的。 【尾】海...

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朝代:唐代 作者:牛希济 原文: 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相关翻译 注释 烟:此指春晨弥漫于山前的薄雾。残月:弯月。了:完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南朝梁江总妻《赋亭草》:“雨过草芊芊,连云锁南陌。门前君试看,是妾罗裙色。”牛希济这两句词可能出于这首诗。... 相关赏析 鉴赏 这首词的题旨,就是“春草碧色,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