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山巨源绝交书文学风格

文学风格

作者:佚名

  作为一篇文学作品,《与山巨源绝交书》更为引起我们的注意的,是它那独特的文字风格。《文心雕龙·明篇》给嵇阮二人的评语是“嵇志清峻,阮旨遥深”。[5]  钟嵘的《诗品》也以“清远”、“峻切”评价嵇康诗作。足见是一时之通论。细味作品,这一裁断实在贴切得很。而且,不唯嵇诗清峻,嵇文也以清峻而名家。何谓“清峻”?大体说来,就是立意超俗,行文精炼,词义透彻。本文陈说自己的旨趣、好恶,居高临下,旁若无人,嬉笑怒骂处,涉笔而成文。本来,这封书信是为辞谢荐引而作,但作者没有粘滞在这一具体事情上,而是从处世原则,交友之道大处着眼,引古喻今,挥洒自如。所谓“清远”者,正在于此。而从行文之法来看,道论处世原则,标出“循性而动,各附所安”的大义,次述自己生活习惯、精神状态,继而推论,自己必不堪为官,只宜退居。接下来转向对方,也是先标出“识其天性,因而济之”的交友之道,继而责备对方对不起朋友的作法。表面上挥洒自在,筋骨中却贯注着极强的逻辑力量。再辅之以“七不堪,二不可”那样透彻、斩截的言词,自然可称为“峻切”了。刘师培评论嵇康的散文是“文如剥茧,无不尽之意”,也是着眼于这种丝丝入扣的内在逻辑性。嵇文的清峻风格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这一方面是汉末魏初讲求名法之治,文章普遍趋向简明透彻之故。另一方面,士人中高傲、放纵的思想潮流影响到文章,便出现了所谓“师心”、“使气”的创作态度,把主观情性作为驱策笔墨的主导力量,于是把作者自己的形象熔铸到了作品中,《文心雕龙》称嵇康为“隽侠”。我作今天读此《绝交书》,不是确确实实感到里面鼓荡着一股“龙性”不可驯的侠气吗?像那随手拈来的鸳雏斥鸱,美芹献曝的故事,七不堪二不可的排比,都生动体现出嵇康居高临下,笑骂任心的气概。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讲,有清峻之人格,方有清峻的文章风格。“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在司马氏的屠刀之下,“竹林七贤”死的死,降的降,于是象《绝交书》这样令人悚然动容的清峻风格也就不多见了。

1、 凌书军主编.中国古典文化宝库 古文观止: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01:第229页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20621.html

秋登巴陵望洞庭

秋登巴陵望洞庭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清晨登巴陵,周览无不极。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 秋色何苍然,际海俱澄鲜。山青灭远树,水绿无寒烟。 来帆出江中,去鸟向日边。风清长沙浦,山空云梦田。 瞻光惜颓发,阅水悲徂年。北渚既荡漾,东流自潺湲。 郢人唱白雪,越女歌采莲。听此更肠断,凭崖泪如泉。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

望月(一作客中月)

望月(一作客中月)
朝代:唐代 作者:于武陵 原文: 离家凡几宵,一望一寥寥。新魄又将满,故乡应渐遥。 独临彭蠡水,远忆洛阳桥。更有乘舟客,凄然亦驻桡。 参考赏析 简析 “虚空落泉千仞直”,首句写出千仞山壁,飞泉直落,气势显得十分震撼壮阔;更为震撼者是第二句“雷奔入江不停息”,从声音上写出了它雄伟壮阔的气势。 “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三四两句化动为静,把瀑布比成白练,镶在青青的山色中间,从色彩和...

【仙吕】一半儿_多承苏氏肯

【仙吕】一半儿_多承苏氏肯
朝代:元代 作者:周文质 原文: 多承苏氏肯怜才,终是双生不在口。羞禁奶娘掩面色,耍开怀,一半儿殃及一半儿买。写愁词赋自伤悲,传恨琵琶人共知。司马哭痛如商妇泣,泪沾衣,一半儿才干一半儿湿。 作者介绍 周文质 周文质(?-1334),元代文学家。字仲彬,建德(今属浙江)人,后居杭州。与钟嗣成相交二十余年,良人情深意笃,形影不离,故《录鬼簿》对他有详细的记载:“体貌清癯,学问渊博,资性工巧...

清平乐(谢叔良惠木犀)

清平乐(谢叔良惠木犀)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明月团圆高树影。十里蔷薇水冷。 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芳芬。怕是九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