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古戍饥乌集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古戍饥乌集,荒城野雉飞。何年劫火剩残灰,试看英雄碧血,满龙堆。
玉帐空分垒,金笳己罢吹。东风回首尽成非,不道兴亡命也,岂人为。

参考翻译

注释

①古戍:参见《浣溪沙》(欲寄愁心朔雁边)注③。 ②劫火:佛家语。谓坏劫之末所起的大火。《仁王经》:“劫火洞然,大千俱坏。”后亦借指兵火。顾炎武《恭渴天寿山十三陵》诗:“康昭二明楼,并遭劫火亡。”这里即指后者。③龙堆:谓沙漠。参见《满庭芳》(堆雪翻鸦)注①。④玉帐:主帅所居之军帐,取如玉之坚的意思。明……

参考赏析

简析

面对古戍、荒城、劫灰、碧血等等凄惨悲凉的大漠边城之景,作者不胜悲慨,遂于落句发出“不道兴亡命也,岂人为”的慨叹。但这种天命观正是作者厌于扈驾,厌于世事纷争,向往安适等心情的折射。……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南歌子·古戍饥乌集 | https://gs.aguanjie.com/20517.html

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卖杏花有感

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卖杏花有感
朝代:宋代 作者:史达祖 原文: 不剪春衫愁意态。过收灯、有些寒在。小雨空帘,无人深巷,已早杏花先卖。 白发潘郎宽沈带。怕看山、忆他眉黛。草色拖裙,烟光惹鬓,常记故园挑菜。 参考翻译 注释 ①过收灯:过了灯节。②潘郎:见前词《夜合花》注。…… 参考赏析 赏析 史梅溪曾是权相韩侂胄门下掾吏,极受倚信,韩伐金败后,梅溪亦受牵连被贬出京,作者正当中年,故词中多悱恻悲怨之情。首句极写春日无聊况味...

渔家傲·灯火已收正月半

渔家傲·灯火已收正月半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原文: 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闻说洊亭新水漫,骑款段,穿云入坞寻游伴。 却拂僧床褰素幔,千岩万壑春风暖。一弄松声悲急管,吹梦断,西看窗日犹嫌短。 相关赏析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退隐之后定林院生活的一个剪影式写照。上片写一次骑驴春游,起拍二句点明节令,描绘钟山春意盎然的景象。灯火,指元宵节彩灯。宋时元夜灯节,热闹异常。蔡绦《铁围山丛谈》:“上元张灯,...

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朝代:宋代 作者:吴文英 原文: 羞红颦浅恨,晚风未落,片绣点重茵。旧堤分燕尾,桂棹轻鸥,宝勒倚残云。千丝怨碧,渐路入、仙坞迷津。肠漫回,隔花时见,背面楚腰身。 逡巡。题门惆怅,堕履牵萦,数幽期难准。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明朝事与孤烟冷,做满湖、风雨愁人。山黛暝,尘波澹绿无痕。 参考翻译 注释 ①留情缘眼,宽带因春:一本作“留情缘宽,带眼因春”;一本作“留情转眼,带减因春”。②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