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弄日临溪坐,寻花绕寺行。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一个人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慕先贤,节制情欲,去掉郁结在胸中的俗念,使几乎接近圣贤的那种高尚志向,在你身上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你内心震动、心领神会。要能够适应顺利、曲折等不同境遇的考验,摆脱琐碎事务和感情的纠缠,广泛地向人请教,根除自己怨天尤人的情绪。做到这些以后,虽然也有可能在事业上暂时停步不前,但哪会损毁自己高尚的情趣,又何必担心事业会不成功呢!如果志向不坚毅,思想境界不开阔,沉溺于世俗私情,碌碌无为,永远混杂在平庸的人群之后,就会难免沦落到下流社会,成为没有教养,没有出息的人。
注释
①存,怀有,怀着
②凝滞,心思局限于某个范围;拘泥
③庶几之志,接近或近似于先贤的志向
④揭然,高举的样子
⑤恻然,恳切的样子
⑥细碎,琐碎的杂念
⑦嫌吝,怨恨耻辱
⑧淹留,德才不显于世
⑨济,成功,实现
⑩强毅,坚强果断
⑪窜伏,逃避,藏匿
⑫下流,比喻低下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