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秋江独钓图

朝代:清代

作者:王士祯

原文: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戴着一顶斗笠披着一件蓑衣坐在一只小船上,一丈长的渔线一寸长的鱼钩;高声唱一首渔歌喝一樽酒,一个人在这秋天的江上独自垂钓。注释⑴蓑(suō)笠:蓑衣、笠帽。用草编织成的古时渔家、农民的防雨草衣;笠:用竹篾或芦秆篾片编织的帽子,也是渔家、农民防日晒、防雨淋的帽子。扁舟:小船。⑵丝纶(ln):即丝织编……

参考赏析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士祯早年应朋友邀请,为《秋江独钓图》而题的七绝。……

赏析

全诗描写了一个渔夫打扮的人,在江上垂钓的情形:一件蓑衣、一项斗笠、一叶轻舟、一支钓竿,垂钓者一面歌唱,一面饮酒,垂钓的潇洒被刻画得活灵活现。虽然独自钓起一江的秋意,但逍遥中不免深藏几许萧瑟和孤寂。前两句近乎白描,后两旬却有着无穷意味。图中看似不可能的“一曲高歌一樽酒”在作者的想象中展现出来。而最后一……

作者介绍

王士祯 王士祯 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然传其衣钵者不少。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然辨驳议论多错愕、失当。...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题秋江独钓图 | https://gs.aguanjie.com/19551.html

赤壁

赤壁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原文: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相关翻译 注解及译文 注释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销:销蚀。将:拿起。磨洗:磨光洗净。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东风:指火烧赤壁事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后任吴军大都督。 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

【南吕】一枝花 送人入道

【南吕】一枝花 送人入道
朝代:元代 作者:李致远 原文: 白云留故山,晓月流清涧。西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龙虎痴顽,正要别真 赝,都来方寸间。内丹成未饮刀圭,宦情远不登仕版。 【梁州】无中有娇儿姹女,有中无火枣金丹。温温铅鼎清光烂。一泓水静, 一片云闲。一轮月满,一点神安。断七情宝剑光寒,避三尸午夜更残。秘天真离 坎交驰,纵玄旨乙庚配绾,炼希夷金木间关。药阑,岁晚,黄精满地和烟拣,安 排净蚌珠灿。耿耿灵台...

行香子·秋与

行香子·秋与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问公何事,不语书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都将万事,付与千钟。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昨夜秋风吹入梧桐林,我无处回避自己衰老的面容(让秋风看到了)。秋风问我为何这样,我没有说话,只是用手在空中书写。人老了,有时醉有时病有时慵懒;早上来到院子里...

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

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
朝代:唐代 作者:刘长卿 原文: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孤云陪伴着野鹤,怎么能在人间居住。不要买下沃洲山,现在已经有人知道那儿了。韵译你是行僧象孤云和野鹤,怎能在人世间栖居住宿?要归隐请别买沃洲名山,那里是世人早知的去处。 注释上人:对 僧人的敬称。孤云、野鹤:都用来比喻方外上人。将:与共。沃洲山:在浙江新昌县东,上有支遁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