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池上楼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沉潜的龙,姿态是多么的幽闲多么的美妙啊!高飞的鸿鸟,声音是多么的响亮多么的传远啊!我想要停留在天空(仕进功名),却愧对天上的飞鸿;我想要栖息川谷(隐退沉潜),却惭对深渊的潜龙。我仕进修德,却智慧拙劣;我退隐耕田,却又力量无法胜任。为了追求俸禄,我来到这偏远的海边做官,兼又卧病在床,面对著光秃秃的树林。(每天)蒙著被子,睡著枕头,浑不知季节气候的变化。偶然间揭开窗帷,暂且登楼眺望。倾耳细听有那流水波动的声音,举目眺望有那巍峨高峻的山岭。初春的阳光已经代替了残余的冬风,新来的阳气也更替了去冬的阴冷。(不知不觉)池塘已经长满了春草,园中柳条上的鸣禽也变了种类、换了声音。想起《出车》这首豳,真使我伤悲,想到《春草生兮萋萋》这首楚歌,更是让我感慨。唉!独居的生活真容易让人觉得时间难捱、特别长久,而离开群体的处境也真是让人难以安心。坚持节操那里仅仅是古人才做得到呢?所谓的“遯世无闷”今天在我的身上已经验证、实践了。

注释
【池】谢灵运居所的园池。
【潜虬媚幽姿】潜游的虬龙怜惜美好的姿态。
【响】发出
【远音】悠远的鸣声。
【薄】迫近,靠近。
【愧】惭愧
【栖川】指深渊中的潜龙
【怍】内心不安,惭愧。
【进德】增进道德,这里指仕途上的进取。
【徇禄】追求禄位。
【疴】病
【衾枕昧节候】卧病衾枕之间分不清季节变化。衾,大被。昧,昏暗。
【褰开】揭开帷帘,打开窗子。
【岖嵚】山势险峻的样子。
【初景革绪风】初春的阳光消除了冬季残留下来的寒风。
【新阳改故阴】新春改变了已过去的残冬。
【塘】堤岸
【祁祁伤豳歌】“采蘩祁祁”这首豳歌使我悲伤。祁祁,众多的样子。豳歌,指《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的句子。
【萋萋感楚吟】“春草兮萋萋”这首楚歌使我感伤。萋萋,茂盛的样子。楚吟,指,《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凄凄”的句子。
【索居】独居。
【群】朋友
【处心】安心
【持操】保持节操
【无闷】没有烦闷。出自《易经·乾卦》:“遁世无闷。”意为贤人能避世而没有烦恼。
【征】验证,证明。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19095.html

浪淘沙·疏雨洗天清

浪淘沙·疏雨洗天清
朝代:宋代 作者:邓剡 原文: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相关赏析 赏析 邓剡被俘虏,和文天祥一同被押解北上。在途经建康,邓剡作了此词。这首词寓含有怀古感今的浓浓深情,语言极为明快,堪称邓剡现存的词中的一篇佳作。“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暑退寒来之节气替代,说出盛...

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朝代:宋代 作者:欧阳修 原文: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飞盖相追。贪向花间醉玉卮。 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 相关翻译 译文 谁能看得懂西湖的美丽?任何时候都是美景。驱车去追寻。只愿在花丛绿树中饮酒贪欢。谁知道随意站立在那水气交错的迷离之中,绿草斜阳正美。水波幽远,烟雾飘渺,白鹭飞来,仿佛水滨之间只有一点。... 相关赏析 赏析 欧阳修特意游览西湖,于暮...

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

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
朝代:宋代 作者:魏夫人 原文: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相关赏析 赏析 此词写景以抒情,情因景生,描绘了思妇盼望远行丈夫归来的情思。全词紧紧围绕一个“溪”字构图设色,表情达意,写得清新自然,不落俗套,饶有情韵,耐人寻味。 首句“溪山掩映斜阳里”写斜阳映照下的溪山,侧重点于“溪”字。次句“楼台影动鸳鸯起”,...

九日和韩魏公

九日和韩魏公
朝代:宋代 作者:苏洵 原文: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相关赏析 赏析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韩魏公即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早年曾同范仲淹一起防御西夏,推行庆历新政,新政失败,先后出知扬州、定州、并州。嘉祐年间(1056—1063)还朝,历任枢密使、宰相。韩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