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落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梅花落》厉汉乐府“横吹曲。鲍照沿用乐府旧题,创作了这首前所未见的杂言。

  诗的起句开门见山: “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这里的“杂树。和“梅”含有象征意义。杂树, “亦指世间悠悠者流”。即一般无节操的土大夫,梅,指节操高尚的旷达贤土。庭院中有各种树木,而诗人最赞赏的是梅花,观点十分鲜明。 ·

  下面是诗人与杂树的对话。 “问君何独然?。这句是假托杂树的问话:你为什么单单赞赏梅花呢?诗人答道, “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曰,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念其。之。其。,谓梅花; “念尔”之“尔”,谓杂树。全句意为,因梅花不畏严寒,能在霜中开花,露中结实,而杂树只能在春风中摇曳,桂春日下盛开,有的虽然也能在霜中开花,却又随寒风零落而没有耐寒的品质。在此,诗人将杂树拟人,并将它与梅花放在一起,用对比的方式加以描绘、说明,通过对耐寒梅花的赞美,批判了杂树的软弱动摇。两者在比较中得到鉴别,强化,可谓相得益彰。

  本诗主要是托讽之辞,采用杂言,音节顿挫激扬,富于变化其一褒一贬,表现了诗人鲜明的态度。这与作者个人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鲍照“家世贫贱。, (鲍照《拜侍郎上疏》)在宦途上饱受压抑。他痛恨门阀土族制度,对刘宋王朝的统治深为不满,因此,他那质朴的诗句申明确表示了对节操低下的士大夫的蔑视和对旷达之士的赞扬。这里还包含着寒士被压抑的义愤和对高门世族垄断政权的控诉。诗歌以充沛的气势,强烈的个性,明陕的语言,给读者以震撼。

1、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6月1日,262页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19049.html

声声慢·秋声

声声慢·秋声
朝代:宋代 作者:蒋捷 原文: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相关赏析 赏析 以“秋声”为题材的作品并不多见,欧阳修有《秋声赋》为赋之代表,而蒋捷这首《声声慢》亦堪称词中楷模...

梦仙谣三首

梦仙谣三首
朝代:唐代 作者:王毂 原文: 前程渐觉风光好,琪花片片粘瑶草。有人遗我五色丹,一粒吞之后天老。青童递酒金觞疾,列坐红霞神气逸。笑说留连数日间,已是人间一千日。瑶台绛节游皆遍,异果奇花香扑面。松窗梦觉却神清,残月林前三两片。 ...

【仙吕】点绛唇_道妙玄微

【仙吕】点绛唇_道妙玄微
朝代:元代 作者:未知作者 原文: 道妙玄微,先须要悟明心地,非容易。见放着古圣文书,内隐着真消息。 【混江龙】若说着胎元根蒂,只除是含光默默守虚极。去动中求静,静定是 幽微。默坐忘言方是道,群居缄口是道根基。有一等明师,自高自大,狂言诈语, 道听涂说,自把他元神昧。全不怕上天照察,也不怕六道轮回。 【油葫芦】道本无言行妙理,夺天地髓,就中只许自家知。无中生有人还会, 玉炉内常把阴...

【双调】殿前欢_寿阳妆,更

【双调】殿前欢_寿阳妆,更
朝代:元代 作者:卢挚 原文: 寿阳妆,更何须兰被借温芳。玉妃不卧鲛绡帐,月户云窗。前村远驿路长,空惆怅,凭谁问花无恙?被春愁晓梦,瘦损何郎。 万花丛,殢韶光肯放彩云空。痴呆呆未解三生梦,娇滴滴一捻春风。歌喉边笑语中,秋波送,依约见芳心动。被啼莺恋住,江上归鸿。 海棠庭,这红妆也见主人情。被东风吹软新歌咏,都为花卿。黄鹄飞白鹿鸣,山林兴,佳丽相辉映。是烟霞翠袖,锦帐云屏。 小楼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