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代:唐代
作者:韩愈
原文:
我思古人,伊郑之侨。以礼相国,人未安其教;游于乡之校,众口嚣嚣。或谓子产:“毁乡校则止。”曰:“何患焉?可以成美。夫岂多言,亦各其志:善也吾行,不善吾避;维善维否,我于此视。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聋,邦其倾矣。”既乡校不毁,而郑国以理。
在周之兴,养老乞言;及其已衰,谤者使监。成败之迹,昭哉可观。
维是子产,执政之式。维其不遇,化止一国。诚率此道,...
历史背景
作者:佚名
大元十二年(公元兆7年),青、兖两州刺史在征得荆州刺史殷仲堪的支持下,以讨伐司马道子的朋党王国宝、王绪为由起兵,使东晋战火又起。隆安三年(公元399年)秋,道教首领孙思趁机聚众反晋。他从海上攻上虞(今属浙江省),杀县令,袭据会稽,杀内使王凝之,拥军数万,会稽、吴郡、吴义、义兴、临海(今浙江临海东南海滨)、永嘉(今浙江温件怖)、东阳(今浙江金华市)、淳安(今浙江淳安西北)等八郡纷纷响应,孙思率大军,准备进攻建康。刘牢之指挥北府兵前去镇压,连败孙恩军,孙恩率众20万退入海中。隆安四年(公元400年),孙恩重新攻打上虞,随后击杀谢谈。刘牢之率兵进攻孙恩,孙思败退入海岛。隆安五年(公元40年),孙思军沿海北上到长江口,攻杀驻防沪读(今上海市)的晋国内史袁山松。然后以兵士 10余万,船只2000多艘进攻建康。与晋廷所派刘牢之决战于京口,孙恩大败,损失惨重,再次退人海岛。元兴元年(公元402年),孙恩举军攻临海,失败后投海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