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望

朝代:唐代

作者:高蟾

原文: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相关赏析

赏析

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金陵(今南京)城头远望,只见浮云落日映照着这座古城,一种沧桑之感涌上心头。这里所说的“一片伤心”,即是指这种情绪而言。浮云落日是有形之物,丹青能画;而“一片伤心”,乃抽象感情,所以纵有丹青妙手,也难以描绘。黄叔灿《唐诗笺注》说:“‘画不成’三字,是‘伤心’二字...

作者介绍

高蟾 高蟾 (约公元八八一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河朔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中和初前后在世。家贫,工诗,气势雄伟。性倜傥,然尚气节,虽人与千金,非义勿取。十年场屋,未得一第,自伤运蹇,有“颜色如花命如叶”句。与郎中郑谷为友,酬赠称高先辈。乾符三年,(公元八七六年)以高侍郎之力荐,始登进士。乾宁中,(公元八九六年左右)官至御史中丞。蟾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金陵晚望 | https://gs.aguanjie.com/1826.html

己亥杂诗(三百十五首选六)

己亥杂诗(三百十五首选六)
朝代:清代 作者:龚自珍 原文: 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其八 太行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 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 其八十三 只筹一缆十夫多,细算千艘渡此河。 我亦曾穈太仓粟,夜闻邪许泪滂沱! (五月十二日抵淮埔作) 其八十七 故人横海拜将军,侧立南天未蕆勋。 我有阴符三百字,蜡丸难寄惜雄文。 其一百二十五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

息斋夜宿即事怀故园

息斋夜宿即事怀故园
朝代:清代 作者:王士祯 原文: 夜来微雨歇,河汉在西堂。 萤火出深碧,池荷闻暗香。 开窗邻竹树,高枕忆沧浪。 此夕南枝鸟,无因到故乡。 作者介绍 王士祯 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

信陵君救赵论

信陵君救赵论
朝代:明代 作者:唐顺之 原文: 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夫强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临赵,赵必亡。赵,魏之障也。赵亡,则魏且为之后。赵、魏,又楚、燕、齐诸国之障也,赵、魏亡,则楚、燕、齐诸国为之后。天下之势,未有岌岌于此者也。故救赵者,亦以救魏;救一国者,亦以救六国也。窃魏之符以纾魏之患,借一国之师以分六国之灾,夫奚不可者? 然则信陵果无罪乎?曰:又不然也...

【越调】凭阑人_江夜江水澄

【越调】凭阑人_江夜江水澄
朝代:元代 作者:张可久 原文: 江夜 江水澄澄江月明,江上何人搊玉筝?隔江和泪听,满江长叹声。 作者介绍 张可久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生作)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