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

文言知识

作者:佚名

字音
⒈秦军氾南:氾,fàn ;
⒉佚之狐:佚,yì;
⒊夜缒而出:缒,zhuì;
⒋君之薄也:薄, bó;
⒌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为,wéi;
⒍共其乏困:共,gōng;
⒎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为,wéi;
⒏夫晋:夫,fú(译为‘那,表示 远指 的指示代词’);
⒐阙秦:quē ;(也有标注 jué,高中教材上标为quē,高中苏教版为jué);
⒑秦伯说:‘说’通‘悦’,yuè;
⒒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杞,qǐ(应为三声),逢,páng;
⒓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fú;
⒔失其所与,不知:知,zhì。

重要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3])
⑥从属二主。(本文: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因为郑国先于晋国结盟,但后于晋国的敌国楚国结盟,被视为不敬。
2、鄙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本文:“越国以鄙远” 【注】:本文的鄙用作动词, 把....作为边邑。)
②庸俗,鄙陋。(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轻视,看不起。(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例:本文:“许之。”、“许君焦、瑕……”)
③赞同。(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jue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本文: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⑤jué 阙疑, 解除疑惑。(多闻阙疑)
5、微
①没有
②细小,轻微(同现义)
③衰败 国势衰微。
④卑贱。(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⑤幽微,精妙。[微言大义(成语)]
⑥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⑦假如没有。(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⑧微微,稍微。(例:《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敝
①坏,破旧。(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本文:因人之力而敝之。)
7、辞
①推辞。 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告辞。 例:(停数日,辞去 《桃花源记》陶渊明)
③言辞。 例:辞甚畅达
8、封
①既东封郑(动词,可使......成为边界)
②肆其西封(名词,疆界)

重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来,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目的连词,来)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⑥以乱易整(用)
⑦阙秦以利晋(用来)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⑤因人之力而敝之(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代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兼词,从哪里)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语气词)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使者”)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指示代词,那)
③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 (表示祈使语气,还是)
5、之
①公从之 (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是寡人之过也 (的)
③行李之往来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④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有何厌之)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⑥因人之力而敝之(结构助词“的”)
⑦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⑧子犯请击之(代词,秦军)
⑨ 缀耕之垄上(动词,到)

词类活用
1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退却)
2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军是驻扎的意思,同下文“秦军”)
3夜缒而出(名词做状语,在夜晚;名词做动词,由城上以绳索垂至平地,缘之而下)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
5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指郑国)
6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厚,变雄厚;薄,变薄弱)
7共其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缺少的东西)
8君亦无所害(动词用作名词,害处)
9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状语 朝,在早上;夕,在晚上)
10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名词作状语,向东;名词作动词,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11若不阙秦(quē使动用法,使……减少)
12阙秦以利晋(使动用法.使.....获利)
13因人之力而敝之(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通假字
⒈无能为也已(已,通“矣”,了)
⒉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⒊秦伯说 (说,通“悦”,赞同,高兴)
⒋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⒌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知足,满足)
6.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通“缺”,侵损)

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阙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泛指接待宴客的主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个人,这里指秦穆公;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⑤敢以烦执事(执事,古义:掌管事务的人,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今义:掌管某项工作的人)
⑥共其乏困(乏困,古义:指缺乏的东西。今义:指精神或身体劳累)
7.今急而求子。(今,古义:如今 今义:今天)
8.且贰于楚也(贰,古义:动词,从属二主。今义:数词,“二”的大写。)

文言句式
省略句
⒈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⒉(烛之武)辞曰
⒊(烛之武)许之
⒋敢以(之)烦执事
⒌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⒍(晋)许君焦、瑕
⒎阙秦以利(于)晋
判断句
⒈是寡人之过也
⒉邻之厚,君之薄也
⒊以乱易整,不武
⒋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5失其所与,不知
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⒈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应为“以其于晋无礼,且于楚贰也”
⒉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状语后置句。言于:对……说
⒊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宾语前置
⒈夫晋,何厌之有? 即“有何厌”,疑问代词作宾语
所字结构
⒈失其所与,不知 所字结构(所字后接动词,相当于一个名词)
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一般情况下在句中做主语或宾语。如“所见所闻”,意即“所见到的事情(东西)所听到的事情(东西)”,“终日之所学”中“所学”意即所学到的东西。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18217.html

荐士(荐孟郊于郑馀庆也)

荐士(荐孟郊于郑馀庆也)
朝代:唐代 作者:韩愈 原文: 周诗三百篇,雅丽理训诰。曾经圣人手,议论安敢到。 五言出汉时,苏李首更号。东都渐瀰漫,派别百川导。 建安能者七,卓荦变风操。逶迤抵晋宋,气象日凋耗。 中间数鲍谢,比近最清奥。齐梁及陈隋,众作等蝉噪。 搜春摘花卉,沿袭伤剽盗。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勃兴得李杜,万类困陵暴。后来相继生,亦各臻阃奥。 有穷者孟郊,受材实雄骜。冥观洞古今,象外逐幽好。 横空...

江神子·赋梅寄余叔良

江神子·赋梅寄余叔良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暗香横路雪垂垂。晚风吹。晓风吹。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毕竟一年春事了,缘太早,却成迟。 未应全是雪霜姿。欲开时。未开时。粉面朱唇,一半点胭脂。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淡,有谁知。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梅花的香气从小径那边悠然飘来,雪花纷纷而落。晚风浮动,晨风轻轻。这绽放的花朵想要争夺第一分春意呢,于是早早的(先)在寒风中发枝吐蕾。可是这一年中...

南歌子·游赏

南歌子·游赏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相关赏析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游赏之乐,但并非写全杭州或全西湖,而是写宋时杭州名胜十三楼。然而,此词虽以写十三楼为中心,却也没有将这一名胜的风物作细致的刻画,而是运用写意的笔法,着意描绘听歌、饮酒等雅兴豪举,烘托出一种与...

春夕

春夕
朝代:唐代 作者:崔涂 原文: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水不停地流走,花儿不断地凋零,这是多么无情啊。正是这无情的时节,我送着最后一缕春风吹过了楚城。在睡梦中梦见了万里之外的家乡,醒来时正值夜里三更时分,杜鹃在树枝上凄厉地啼叫。家乡的来信动辄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