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学士茅屋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相关翻译

注释

⑴柏学士,其人不详。杜甫另有七古《寄柏学士林居》。⑵碧山,指柏学士隐居山中。碧山应该是泛指,即青山。学士,即柏学士。唐朝时学士职位一般至少为五品,六品及以下的称为直学士。银鱼,指唐朝五品以上官员佩戴的银质鱼章。⑶白马,见《后汉书》卷27:张湛常骑白马。帝每见湛,辄言“白马生且复谏...

相关赏析

评析

此诗当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当时杜甫56岁,居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黄鹤注:依旧次,编在大歴二年。盖寄诗在先而题屋在后也。顾宸注:公过学士茅屋,羡其立品之高,读书之勤,故题其茅屋如此。按诗言读书以取富贵,于学士尚不相似。黄氏谓朂其子侄者得之。仇兆鳌《杜诗详注》:学...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柏学士茅屋 | https://gs.aguanjie.com/1788.html

西施

西施
朝代:唐代 作者:罗隐 原文: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相关赏析 赏析 历来咏西施的诗篇多把亡吴的根由归之于女色,客观上为封建统治者开脱或减轻了罪责。罗隐这首小诗的特异之处,就是反对这种传统观念,破除了“女人是祸水”的论调,闪射出新的思想光辉。“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一上来,诗人便鲜明地摆出自己的观点,反对将亡国的责任强加在西施之...

【越调】天净沙_为董针姑作

【越调】天净沙_为董针姑作
朝代:元代 作者:吕止庵 原文: 为董针姑作 夜深时独绣罗鞋,不言语倒在人怀,做意儿将人不采。甚娘作怪,绣针儿签着敲才。 海棠轻染胭脂,绿杨乱撒青丝,对对莺儿燕子。伤心独自,绣针儿停待多时。玉纤屈损春葱,远山压损眉峰,早是闲愁万种。忽听得卖花声送,绣针儿不待穿绒。 冷清清独守兰房,闷恹恹倚定纱窗,呆答孩搭伏定绣床。一会家神魂飘荡,绣针儿签这梅香。 ...

思母

思母
朝代:宋代 作者:与恭 原文: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相关翻译 注释 ①霜殒芦花:寒霜把芦花摧残。芦花:典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传载孔子弟子闵损字子骞,少时受后母虐待。冬天,后母将芦花塞入布中,给子骞穿。而以棉花制袄,给自己亲生儿子穿。子骞父得知,欲休之。子骞跪求留母,曰:“母在一子单,母去四子寒。”父乃止。后母悔,遂待诸子如一。后世...

上元夫人

上元夫人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上元谁夫人?偏得王母娇。 嵯峨三角髻,馀发散垂腰。 裘披青毛锦,身著赤霜袍。 手提嬴女儿,闲与凤吹箫。 眉语两自笑,忽然随风飘。 相关翻译 译文 上元是谁的夫人?偏偏最得王母娘娘的宠爱。头发梳成山样高,余发下垂到臀腰。身着大红袍,上面还罩着锦绣小青袄。手携美女弄玉,弄玉与凤(箫史)悠闲地吹着玉箫。眉目频频传情,忽然不见了他们的踪影。... 作者介绍 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