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卫宣公是个淫昏的国君。他曾与其后母夷姜乱伦,生子名伋。伋长大成人后,卫宣公为他聘娶齐女,只因新娘子是个大美人,便改变主意,在河上高筑新台,把齐女截留下来,霸为己有,就是后来的宣姜。卫国人对宣公所作所为实在看不惯,便编了这首歌子挖苦他。自《毛序》以来,古今说无异辞。

  全三章,前两章叠咏。叠咏的两章前二句是兴语,但兴中有赋:卫宣公欲夺未婚之儿媳,先造“新台”,来表示事件的合法性,其实是障眼法。好比唐明皇欲夺其子寿王妃即杨玉环,先让她入道观做女冠一样,好像这一来,一切就合理合法了。然而丑行就是丑行,丑行是欲盖弥彰的。诗人大赞“新台有泚”、“新台有洒”,正言欲反,其兴味在于:新台是美的,但遮不住老头子干的丑事啊。反形(或反衬)修辞的运用,美愈美,则丑愈丑。

  “新台”之事的直接受害者是齐姜:美丽的少女配了个糟老头,而且还是个驼背鸡胸,本来该做她老公公的人。这一对儿是怎样也不能般配的,“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难怪诗人心中不忿,要为齐姜,也要为天下少年鸣不平。

  他好有一比:“鱼网之设,鸿则离之。”打鱼打个癞虾蟆,是多么倒楣,多么丧气,又多么无奈的事啊!想一想电影《红高粱》中的“颠轿歌”吧,如果忽略孰男孰女不计,整个儿就是“燕婉之求,蘧篨不鲜(殄)”、“燕婉之求,得此戚施”的意思。歌中调侃的男子遇到个丑新娘,还可以通过“睡猪圈”来逃避。而旧时的女子,在婚姻上遇到白猫黑猫的掉包事件,除了认命,没有任何法子。——齐姜可真是倒楣透了。诗中“河水弥弥”、“河水浼浼”,亦似有暗喻齐姜泪流不止之意,如《卫风·氓》“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如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所表现的那样。

  封建道德的虚伪性,表现在它的对下不对上。这是绝对的不公平。统治者要求百姓遵从礼教,自己却寡廉鲜耻;要求百姓忠贞不二,自己却两面三刀;要求百姓规规矩矩,自己却为所欲为;要求百姓克己奉公,自己却以权谋私。道德沦丧之事,上层社会没有一代无之。卫宣公只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后来的唐明皇也有“新台”之讥,是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正因为如此,《新台》一类讽刺诗自有其认识价值。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17583.html

【正宫】塞鸿秋 代人作

【正宫】塞鸿秋 代人作
朝代:元代 作者:贯云石 原文: 战西风几点宾鸿至,感起我南朝千古伤心事。展花笺欲写几句知心事,空教 我停霜毫半晌无才思。往常得兴时,一扫无瑕疵,今日个病厌厌刚写下两个相思 字。 起初儿相见十分砒タ,心肝儿般敬重将他占。数年间来往何曾厌?这些时陡 恁的恩情俭。推道是板障柳青严,统镘姨夫欠,只被俏苏卿抛闪煞穷双渐。 作者介绍 贯云石 贯云石(1286~1324) 元代散曲作家。字浮岑,号成斋,疏...

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朝代:宋代 作者:陈亮 原文: 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危阑醉倚人如画,隔烟村、何处鸣根。乌鹊倦栖,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 芦花千顶水微茫。秋色满江乡。楼台恍似游仙梦,又疑是、洛浦潇湘。风露浩然,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 相关赏析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玩赏风景作品,但由于融进了感叹国家兴亡的内容,从而使它的认识意义和审美意义骤然加重。全词景象大开大变,但由于描写有序、布局有致,又有...

【正宫】醉太平

【正宫】醉太平
朝代:元代 作者:曾瑞 原文: 相邀士夫,笑引奚奴。涌金门外过西湖,写新诗吊古。苏堤堤上寻芳树,断桥桥畔沽醽醁,孤山山下醉林逋。洒梨花暮雨。

【中吕】醉高歌过红绣鞋

【中吕】醉高歌过红绣鞋
朝代:元代 作者:顾德润 原文: 西湖赏春 漾金波碧甃粼粼,荡金缕垂杨隐隐。步金莲仙子相随趁,纵金勒王孙笑引。 按金雁银筝风韵,捧金钟翠袖殷勤,听金莺彩燕竞争春。掷金钱频唤酒,焚金鼎细生云,戗金船兰棹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