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大田宽广作物多,选了种籽修家伙,事前准备都完妥。掮起我那锋快犁,开始田里干农活。播下黍稷诸谷物,苗儿挺拔又壮茁,曾孙称心好快活。
  庄稼抽穗已结实,籽粒饱满长势好,没有空穗和杂草。害虫螟螣全除掉,蟊虫贼虫逃不了,不许伤害我嫩苗。多亏农神来保佑,投进大火将虫烧。
  凉风凄凄云满天,小雨飘下细绵绵。雨点落在公田里,同时洒到我私田。那儿谷嫩不曾割,这儿几株漏田间;那儿掉下一束禾,这儿散穗三五点,照顾寡妇任她捡。
  曾孙视察已来临,碰上农妇孩子们。他们送饭到田头,田畯看见好开心。曾孙来到正祭神,黄牛黑猪案上陈,小米高粱配嘉珍。献上祭品行祭礼,祈求大福赐苍生。

注释
(1)大田:面积广阔的农田。稼:种庄稼。
(2)既:已经。种:指选种籽。戒:同“械”,此指修理农业器械。
(3)乃事:这些事。
(4)覃(yǎn):“剡”,锋利。耜(sì):古代一种似锹的农具。
(5)俶(chù)载:开始从事。
(6)厥:其。
(7)庭:通“挺”,挺拔。硕:大。
(8)曾孙是若:顺了曾孙的愿望。曾孙,周王对他的祖先和其他的神,都自称曾孙。若,顺。
(9)方:通“房”,指谷粒已生嫩壳,但还没有合满。皁(zào):指谷壳已经结成,但还未坚实。
(10)稂(láng):指穗粒空瘪的禾。莠(yǒu):田间似禾的杂草,也称狗尾巴草。
(11)螟(míng):吃禾心的害虫。螣(tè):吃禾叶的青虫。
(12)蟊(máo):吃禾根的虫。贼:吃禾节的虫。
(13)稚:幼禾。
(14)田祖:农神。
(15)秉:执持。畀:给与。炎火:大火。
(16)有渰(yǎn):即“渰渰”,阴云密布的样子。
(17)祁祁:徐徐。
(18)公田:公家的田。古代井田制,井田九区,中间百亩为公田,周围八区,八家各百亩为私田。八家共养公田。公田收获归农奴主所有。
(19)私:私田。
(20)稚:低小的穗。
(21)穧(jì):已割而未收的禾把。
(22)秉:把,捆扎成束的禾把。
(23)滞:遗留。
(24)伊:是。
(25)馌(yè):送饭。南亩:泛指农田。
(26)田畯(jùn):周代农官,掌管监督农奴的农事工作。
(27)禋(yīn)祀:升烟以祭,古代祭天的典礼,也泛指祭祀。
(28)骍(xīn):赤色牛。黑:指黑色的猪羊。
(29)介:“丐”的假借,祈求。景福:大福。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17560.html

行经华阴

行经华阴
朝代:唐代 作者:崔颢 原文: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傍名利客,无如此处学长生。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高峻华山上俯视京都长安,三峰伸向天外不是人工削成。在武帝祠前的乌云将要消散,雨过天晴仙人掌峰一片青葱。秦关北靠河山地势多么险要,驿路通过长安往西连着汉畤。借问路旁那些追名逐利的人,为何不到此...

咏华山

咏华山
朝代:宋代 作者:寇准 原文: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相关赏析 简析 《咏华山》是宋朝宰相寇准七岁时咏诵的一首诗。诗的大意是: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华山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寇准是北宋时期稀世神童,聪慧过人。他咏的这首诗,缘境构诗,诗与境谐。孩子的诗是即景即情之作,与先前的爬山描写投榫合缝,都突出了华山的高峻陡峭,气势不凡,... ...

竞渡曲

竞渡曲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原文: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 哀谣振楫从此起。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褰翠帏, 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 纵观云委江之湄。彩旂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作者介绍 刘禹锡 刘...

秋海棠

秋海棠
朝代:清代 作者:秋瑾 原文: 栽植恩深雨露同,一丛浅淡一丛浓。 平生不借春光力,几度开来斗晚风? 作者介绍 秋瑾 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东渡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曾用笔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其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