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相绝秦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夏天四月初五,晋历公派吕相去秦国断交,说:“从前我们先君献公与穆公相友好,同心合力,用盟誓来明确两国关系,用婚姻来加深两国关系。上天降祸晋国,文公逃亡齐国,惠公逃亡秦国。不幸献公去逝,穆公不忘从前的交情,使我们惠公因此能回晋国执政。但是秦国又没有完成大的功劳,却同我们发生了韩原之战。事后穆公心里感到了后悔,因而成全了我们文公回国为君。这都是穆公的功劳。
  “文公亲自戴盔披甲,跋山涉水,经历艰难险阻,征讨东方诸候国,虞、夏、商、周的后代都来朝见秦国君王,这就已经报答了秦国过去的恩德了。郑国人侵扰君王的边疆,我们文公率诸侯和秦国一起去包围郑国。秦国大夫不和我们国君商量,擅自同郑国订立盟约。诸侯都痛恨这种做法,要同秦国拼命。文公担心秦国受损,说服了诸侯,秦国军队才得以回国而没有受到损害,这就是我们对秦国有大恩大德之处。
  “不幸文公去逝,穆公不怀好意蔑视我们故去的国君,轻视我们襄公,侵扰我们的淆地,断绝同中国的友好,攻打我们的城堡,灭绝我们的滑国,离间我们兄弟国家的关系,扰乱我们的盟邦,颠覆我们的国家。我们襄公没有忘记秦君以往的功劳,却又害怕国家灭亡,所以才有淆地的战斗。我们是希望穆公宽免我们的罪过,穆公不同意,反而亲近楚国来算计我们。老天有眼,楚成王丧了命,穆公因此没有使侵犯中国的图谋得逞。
  穆公和襄公去逝,康公和灵公即位。康公是我们先君献公的外甥,却又想损害我们公室,颠覆我们国家,率公子雍回国争位,让他扰乱我们的边疆,于是我们才有令狐之战。康公还不肯悔改,入侵我们的河曲,攻打我们的涑川,劫掠我们的王宫,夺走我们的羁马,因此我们才有了河曲之战。与东方贵国的联系不通的原因,正是因为康公断绝了同我们的友好关系。
  “等到君王即位之后,我们景公伸长脖子望著西边说:‘恐怕要关照我们吧!’但君王还是不肯开恩同中国结为盟好,却乘我们遇上狄人祸乱之机,入侵我们临河的县邑,焚烧我们的萁、郜两地,抢割毁坏我们的庄稼,屠杀我们的边民,因此我们才有辅氏之战。君王也后悔两国战争蔓延,因而想向先君献公和穆公求福,派遣伯车来命令我们景公说:‘我们和你们相互友好,抛弃怨恨,恢复过去的友谊,以追悼从前先君的功绩。’盟誓还没有完成,景公就去逝了,因此我们国君才有了令狐的盟会。君王又产生了不善之心,背弃了盟誓。白狄和秦国同处雍州,是君王的仇敌,却是我们的姻亲。君王赐给我们命令说:‘我们和你们一起攻打狄人。’我们国君不敢顾念姻亲之好,畏惧君王的威严,接受了君王使臣攻打狄人的命令。但君王又对狄人表示友好,对狄人说:‘晋国将要攻打你们。’狄人表面上答应了你们的要求,心里却憎恨你们的做法,因此告诉了我们。楚国人同样憎恨君王反复无常,也来告诉我们说;‘秦国背叛了令狐的盟约,而来向我们要求结盟。他们向著皇天上帝、秦国的三位先公和楚国的三位先王宣誓说:‘我们虽然和晋国有来往,当我们只关注利益。’我讨厌他们反复无常,把这些事公开,以便惩戒那些用心不专一的人。’诸侯们全都听到了这些话,因此感到痛心疾首,都来和我亲近。现在我率诸侯前来听命,完全是为了请求盟好。如果君王肯开恩顾念诸侯们,哀怜寡人,赐我们缔结盟誓,这就是寡人的心愿,寡人将安抚诸侯而退走,哪里敢自求祸乱呢?如果君王不施行大恩大德,寡人不才,恐怕就不能率诸侯退走了,请向你的左右执事布置清楚,使他们权衡怎样才对秦国有利。”

注释
⑴晋侯;晋厉公。吕相,晋国大夫,魏骑现依的儿子魏相,因食色在吕,又称吕相。绝;绝交。
⑵戮力:合力,并力。
⑶申:申明。
⑷重:加重,加深。昏姻:婚姻。秦、晋国有联姻关系。
⑸天祸:天降灾祸,指骊姬之乱。
⑹无禄:没有福禄。这里指不幸。
⑺即世;去世。
⑻俾:使。用:因为。奉祀;主持祭祀。这里指立为国君。
⑼韩之师:韩地的战争,指秦晋韩原之战。
⑽厥:其,指秦穆公。
⑾用:因而。集:成全。
⑿躬:亲身。擐:穿上。
⒀跋履:跋涉。
⒁胤(yin):后代。东方诸侯国的国君大多是虞、夏、商、周的后代。
⒂旧德:过去的恩惠。
⒃怒:指侵犯。疆场:边疆。
⒄询:指商量。擅及郑盟:擅自与郑人订盟。
⒅疾:憎恶,憎恨。
⒆致命于秦;与秦国拼命。
⒇绥静:安定,安抚。
(21)大造:大功。西:指秦国。
(22)不吊:不善。
(23)寡:这里的意思是轻视。
(24)迭:同“轶”,越过,指侵犯。
(25)奸绝:断绝。我好:同我友好。
(26)保:同“堡”,城堡。
(27)殄(tian)灭;灭绝。费(bi):滑国的都城,在今河南偃师附近。费滑即滑国。
(28)散离:拆散。兄弟:指兄弟国家。
(29)挠乱;扰乱。同盟:同盟国家,指郑国和滑国。
(30)犹愿:还是希望。
(31)即楚:亲近楚国。谋我:谋算我晋国。
(32)诱:开启。衷:内心。
(33)穆、襄:秦穆公和晋襄公。
(34)康、灵:秦康公和晋灵公。
(35)我之自出:秦康公是穆姬所生,是晋文公的外甥,所以说“自出”。
(36)阙翦:损害,削弱。
(37)蟊(mao)贼:本指吃庄稼的害虫,这里指晋国公子雍。
(38)悛(quan):悔改。
(39)河曲:晋国地名,在今山西永济东南。
(40)涑(Su)川:水名,在今山西西南部。
(41)俘:劫掠。王官:晋国地名,在今山西闻喜西。
(42)羁马:晋国地名,在今山西永济南。
(43)东道;晋国在秦国东边,所以称“东道”。不通:指两国断绝关系。
(44)君;指秦桓公。
(45)引:伸长。:脖子。
(46)蔗:大概,或许。抚:抚恤。
(47)称盟:举行盟会。
(48)狄难:指晋国同狄人打仗。
(49)河县:晋国临河的县邑。
(50)箕:晋国地名,在今山西蒲县东北。郜(gdo):晋国地名,在今山西祁县西。
(51)芟(shan):割除。夷:伤害。农功:庄稼。
(52)虔刘:杀害,屠杀。边垂:边陲,边境。
(53)辅氏:晋国地名,在今陕西大荔东。聚:聚众抗敌。
(54)伯车:秦桓公之子。
(55)寡君:指晋历公。
(56)不详:不善。
(57)白狄:狄族的一支。及:与。同州:同在古雍州。
(58)婚姻;指晋文公在狄娶季隗。
(59)吏:指秦国传令的使臣。
(60)是用:因此。
(61)二三其德;三心二薏,反复无常。
(62)昭:明。昊:广大。秦三公:秦国穆公、康公、共公。楚三王:楚国成王、穆王、庄王。
(63)出入:往来。
(64)唯利是视:一心图利,唯利是图。
(65)不壹:不专一。
(66)昵就:亲近。
(67)帅以听命:率诸侯来听侯君王的命令。
(68)承宁:安定。
(69)不佞:不敏,不才。
(70)图:考虑。利之:对秦国有利。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17408.html

【正宫】汲沙尾南 四景

【正宫】汲沙尾南 四景
朝代:元代 作者:未知作者 原文: 金殿锁鸳鸯,何时重会情娘。间阻佳期,咫尺雾迷云障。思量,常想那樽前席上。多丰韵容貌非常,风流艳妆,自古道淑女堪配才郎。  【脱布衫带过小梁州北】歌《白雪》余韵悠扬,红牙撒尽按宫商。品玉箫鸾鸣凤叶,舞《霓裳》翠盘宫样。解语知音所事强,端的是世上无双。冰弦慢拨趁奇腔,声嘹亮,口喷麝兰香。轻清韵美低低唱,启朱唇皓齿如霜。穿一套缟素衣,...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朝代:宋代 作者:欧阳修 原文: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相关翻译 注释 尊前:即樽前,饯行的酒席前。... 相关赏析 赏析 这是欧阳修离开洛阳时所写的惜别词。上片落笔即写离别的凄怆情怀。“尊前”二句:在酒宴前,本为告别,却先谈归期,正要对朋友们说出他的心中所想,但话还没说,本来舒...

昭君怨·送别

昭君怨·送别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相关翻译 注释 ⑴桓伊三弄:桓伊,字叔夏,小字子野。东晋时音乐家,善筝笛。《世说新语·任诞》载:“王子猷(徽之)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

苦昼短

苦昼短
朝代:唐代 作者:李贺 原文: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 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飞逝的时光,请您喝下这杯酒。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