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这首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和它顽强的生命力;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才长就了一身英俊挺拔的身姿,而且从来不畏惧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的击打。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在他笔下的竹子竹竿很细,竹叶着色不多,却青翠欲滴,兵权用水墨,更显得高标挺立,特立独行。所以这首诗表面上是写竹,实际上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在石缝中的竹子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

  它还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这首诗的语言简易明快,却又执著有力,具体生动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而又自由自在、坚定乐观的性格。竹子在破碎的岩石中扎根,经受风吹雨打,但它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咬”字,写出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的信念。最后一句中的一个“任”字,又写出了竹子无所畏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总体描写了竹子、以及作者的高风亮节。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16911.html

新晴野望

新晴野望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谿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雨后新晴的原野格外开阔空旷,极目远望不见半点雾气尘埃。外城的门楼紧靠着摆渡的码头,村庄边的绿树连接着溪流的入河口。银白色的河水闪动着粼粼波光使得田野外面特别明亮,青翠的山峰突兀出现在山脊背后。正是农忙时节没有悠闲的人,农民们一...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来。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山上的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我们一起来到百越这个少数民族地...

闻鹊喜·吴山观涛

闻鹊喜·吴山观涛
朝代:宋代 作者:周密 原文: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鳌戴雪山龙起蛰。快风吹海立。 数点烟鬟青滴。一杼霞绡红湿。白鸟明边帆影直。隔江闻夜笛。 相关翻译 注释 ⑴原题《闻鹊喜》,以冯延巳词句为名,即《谒金门》。⑵吴山:在杭州,俗称城隍山,一面西湖,一面钱塘江。“观涛“即”观潮“。枚乘《七发》:”观涛于广陵之曲江。“《疆村丛书·苹洲渔笛谱》卷二引《名胜志》:”吴山在府城之南,春秋时为吴南界,以别...

【仙吕】点绛唇_探卷抽签

【仙吕】点绛唇_探卷抽签
朝代:元代 作者:王大学士 原文: 探卷抽签,看书学剑,皆是虚谄。指望待折佳攀蟾,谁承望无凭验。 【混江龙】少年风欠,老来赢得病恹恹。自忖身居村野,几时曾再想闾阎。四面土墙缺处补,二椽茅屋破时添,且把时光渐。落一个身心自在,煞强如名利拘箝。 【油葫芦】村院里闲游情正忺,将农可检,见几个牧童儿杂耍可观瞻。一个扮老先生亻芻撇撇衠寒脸,一个做小学士舌剌剌全胡念。一个射天指日月到处里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