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
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
注释
作者:佚名
①红姑娘:酸浆之别称。多年生草,高二三尺,叶卵形而尖,六七月开白花,其果实成囊状,色绛红,酸甜可食。杨慎《丹铅总录·花木·红姑娘》引明徐一夔《元故宫记》:“金殿前有野果,名红姑娘,外垂绛囊,中空有子,如丹珠,味酸甜可食,盈盈绕砌,与翠草同芳,亦自可爱。”又《饮水词·丛录》云:“按红姑娘一名洛神珠,一名灯笼草,即酸浆草也。元棕搁殿前有草名红姑娘,见《清吟堂集》咏红姑娘题注。
②骚屑:风声。汉刘向《九议·思古》:“风骚屑以摇木兮,雪吸吸以湫戾。”王逸注:“风声貌。”唐高适《酬李少府》:“来雁无尽时,边风正骚屑。”
③霞给:谓美艳轻柔的丝织物,此处形容红姑娘的花冠。
④靺鞨(mò lè):形容红姑娘殷红的颜色,好像是红色的宝石(红玛瑙)一样。参见《台城路·上元》注③。
⑥玉墀三句:谓元代至正年间,宫殿前种植了红姑娘,宫中女子争相采摘,又争相插戴。玉挥,宫殿前的石阶。玉墀,女子之头饰,玉制之钗,由三股合成,燕形。至正,元惠宗顺帝妥欢帖睦尔第三个年号(前二年号为元统、至元),即公元1341一136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