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墓碑记文言现象

文言现象

作者:佚名

通假字
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止” 同“只”,不过 “尔”同“耳”罢了
2.夫十有一月之中, “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3.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赀”同“资”,资财,钱财
4.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曷”同“何”
⒌ 独五人之皦皦 , “ 皦皦”同“皎皎”,明亮的样子,这里指名声显赫
⒍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少”同“稍”,一点儿,稍稍

古今异义词
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行为”古:两个词——品行+成为
今: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
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私人”古:自己人,此处可译为“党羽”、“爪牙”
今:个人
3.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按”古:考查、查究 今:压住、依靠
4.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颜色”古:脸色 今:光的各种现象(例如红色、棕色、桃红色、灰色、绿色、蓝色和白色等),或使人们得以区分在大小、形状或结构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体的视觉或知觉现象
5.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非常”古:异乎寻常 今:副词,十分,很
6.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视”古:比 今:看
7.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首领”古:头颅 今:借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
8.吴之民方痛心焉
“痛心”古:痛恨 今:极度伤心
⒐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发愤” 古:发泄愤怒 今:决心努力
⒑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至于”古:到了 今:表示程度、范围
“当道”古:当权者,文中指当地的行政长官今:路中间 ⒒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
“慷慨” 古:胸怀大志或情绪激昂 今:大方,不吝啬
⒓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
“意气” 古:神情 今:意志气概,志趣性格

名词活用
1.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墓,名词活用为动词,修墓
2.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 疾病,名词活用为动词,生病
3.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声,名词用如动词,伸张
4.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抚,巡抚,当时省一级行政长官,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抚慰。
5.缇骑按剑而前 前,方位名词作动词,上前
6. 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 荣,名词的使动用法,使……荣耀
7. 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隶,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奴仆那样
8.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记,名词动用,作记
9.以旌其所为 旌,名作动,表扬

形容词/副词活用
1.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激昂,形容词用如动词,激动振奋
2. 亦以明死生之大 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表明
3.不能容于远近 远近,形容词用如名词,远近的百姓
4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尽,副词用如动词,享尽
5.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先,形容词用为名词,先导、表率

动词活用
1. 不敢复有株治 株,动词用如名词,株连治罪的事情 2.安能屈豪杰之流 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身
3.众不能堪,抶而仆之。仆,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倒下
4.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函,名词动用,用盒子装

变式句
(一)宾语前置(2句)
1.谁为哀者?
疑问句,疑问代词“谁”作宾语,宾语前置。按“为谁哀者?”顺序译
2.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之”是提宾标志,按“捕钩党于天下遍”顺序译
(二)定语后置(2句)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应按“能不易其志之缙绅”顺序翻译
四海之大
(三)介词结构后置(11句) (特别注明:只有介词作状语时,方可后置)
1.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2.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3.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4.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5.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6.不能容于远近
7.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8.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
9.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10.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11.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12.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13.显荣于身后

判断句
1.公之逮所由使也
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3.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4.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5.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非,否定判断
6.斯固百世之遇也 固,副词表判断
7.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被动句
1.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2.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3.不能容于远近
4.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
⒌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省略句
1.谁为哀者
2.断头置城上
3.激昂大义
4.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16146.html

老病

老病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昼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 如今老病须知分,不负春来二十年。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览 通:揽;明月 一作: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

扬州慢

扬州慢
朝代:宋代 作者:罗志仁 原文: 危榭摧红,断砖埋玉,定王台下园林。听樯干燕子,诉别后惊心。尽江上、青峰好在,可怜曾是,野烧痕深。付潇湘渔笛,吹残今古锁沈。妙奴不见,纵秦郎、谁更知音。正雁妾悲歌,雕奚醉舞,楚户停砧。化碧旧愁何处,魂归些、晚日阴阴。渺云平铁坝,凄凉天也沾襟。 ...

维扬怀古

维扬怀古
朝代:明代 作者:曾棨 原文: 广陵城里昔繁华,炀帝行宫接紫霞。 玉树歌残犹有曲,锦帆归去已无家。 楼台处处迷芳草,风雨年年怨落花。 最是多情汴堤柳,春来依旧带栖鸦! 相关翻译 注释 ①维扬:即今江苏省扬州市。②广陵:即扬州。战国楚广陵邑,东汉置郡,隋朝时改称扬州,又以避杨广讳改称江都郡。③炀帝:即杨广,隋文帝杨坚次子,仁寿四年即皇帝位。是隋代有名的荒淫之主。紫霞即天上的云霞,此句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