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墓碑记文言现象

文言现象

作者:佚名

通假字
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止” 同“只”,不过 “尔”同“耳”罢了
2.夫十有一月之中, “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3.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赀”同“资”,资财,钱财
4.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曷”同“何”
⒌ 独五人之皦皦 , “ 皦皦”同“皎皎”,明亮的样子,这里指名声显赫
⒍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少”同“稍”,一点儿,稍稍

古今异义词
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行为”古:两个词——品行+成为
今: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
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私人”古:自己人,此处可译为“党羽”、“爪牙”
今:个人
3.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按”古:考查、查究 今:压住、依靠
4.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颜色”古:脸色 今:光的各种现象(例如红色、棕色、桃红色、灰色、绿色、蓝色和白色等),或使人们得以区分在大小、形状或结构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体的视觉或知觉现象
5.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非常”古:异乎寻常 今:副词,十分,很
6.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视”古:比 今:看
7.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首领”古:头颅 今:借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
8.吴之民方痛心焉
“痛心”古:痛恨 今:极度伤心
⒐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发愤” 古:发泄愤怒 今:决心努力
⒑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至于”古:到了 今:表示程度、范围
“当道”古:当权者,文中指当地的行政长官今:路中间 ⒒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
“慷慨” 古:胸怀大志或情绪激昂 今:大方,不吝啬
⒓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
“意气” 古:神情 今:意志气概,志趣性格

名词活用
1.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墓,名词活用为动词,修墓
2.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 疾病,名词活用为动词,生病
3.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声,名词用如动词,伸张
4.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抚,巡抚,当时省一级行政长官,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抚慰。
5.缇骑按剑而前 前,方位名词作动词,上前
6. 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 荣,名词的使动用法,使……荣耀
7. 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隶,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奴仆那样
8.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记,名词动用,作记
9.以旌其所为 旌,名作动,表扬

形容词/副词活用
1.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激昂,形容词用如动词,激动振奋
2. 亦以明死生之大 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表明
3.不能容于远近 远近,形容词用如名词,远近的百姓
4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尽,副词用如动词,享尽
5.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先,形容词用为名词,先导、表率

动词活用
1. 不敢复有株治 株,动词用如名词,株连治罪的事情 2.安能屈豪杰之流 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身
3.众不能堪,抶而仆之。仆,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倒下
4.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函,名词动用,用盒子装

变式句
(一)宾语前置(2句)
1.谁为哀者?
疑问句,疑问代词“谁”作宾语,宾语前置。按“为谁哀者?”顺序译
2.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之”是提宾标志,按“捕钩党于天下遍”顺序译
(二)定语后置(2句)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应按“能不易其志之缙绅”顺序翻译
四海之大
(三)介词结构后置(11句) (特别注明:只有介词作状语时,方可后置)
1.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2.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3.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4.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5.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6.不能容于远近
7.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8.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
9.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10.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11.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12.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13.显荣于身后

判断句
1.公之逮所由使也
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3.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4.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5.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非,否定判断
6.斯固百世之遇也 固,副词表判断
7.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被动句
1.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2.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3.不能容于远近
4.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
⒌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省略句
1.谁为哀者
2.断头置城上
3.激昂大义
4.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16146.html

初秋行圃

初秋行圃
朝代:宋代 作者:杨万里 原文: 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 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不声。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题目)初秋在园子里散步夕阳看似无情,其实最有情,园里树上的蝉,正趁着太阳落下的短暂时间,拼命的高声歌唱,园子里一片蝉叫声。蝉的叫声好像就在身边,可是你却无法找到他们,因为,当你找到它跟前的时候,它好像知道你来了,鸣叫声立即停止了。 注释圃:种植菜蔬、花草...

资湘(即潇湘)

资湘(即潇湘)
朝代:清代 作者:魏源 原文: 溪行欲尽竹不已,苍雪纷纷化流水。 船尾甫出碧玉湾,船头不见白云起。 艤船斩竹撑竹篙,篙声响应空谷号。 舟底水将石作骨,江边山以石为毛。 滩声渐急篙渐近,知有截溪渔簖近。 渔翁晒网鹭晒翅,一潭竹影涵鱼影。 作者介绍 魏源 魏源(1794~1857年),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

春晴怀故园海棠

春晴怀故园海棠
朝代:宋代 作者:杨万里 原文: 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 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有喜声。 只欠翠纱红映肉,两年寒食负先生。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燕归来

燕归来
朝代:宋代 作者:仇远 原文: 三叠曲,四愁诗。心事少人知。西风未老燕迟归。巢冷半干泥。 流红句,回文字。除燕知,谁能记。一声恰到画楼西。云压小鸿低。 作者介绍 仇远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