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元夕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作者:佚名

  这首词是词人刚从北方投奔到南宋,在南宋的都城临安所著,当时祖国的半壁江山都在侵略者的铁蹄的蹂躏之下,用一首林升的最能反映:“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首词作于宋淳熙元年或二年。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他满腹的激情、哀伤、怨恨,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国难当头,朝廷只顾偷安,人们也都“笑语盈盈”,有谁在为风雨飘摇中的国家忧虑?作者寻找着知音。那个不在“蛾儿雪柳”之众、却独立在灯火阑珊处,不同凡俗、自甘寂寞的人,正是作者所追慕的对象。有没有这个真实的“那人”存在?我们只能猜测,与其说有这个人,不如说这也是作者英雄无用武之地,而又不肯与苟安者同流合污的自我写照。在这首词中,诗人寄托了他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既有“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卞州”([宋]林升《题临安邸》)的谴责,又有杜牧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 )的忧虑,更有“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痛苦。辛弃疾是宋代的一个文能治国,武可杀敌的人才!郭沫若的对联对辛弃疾做了很好的概括:“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只可惜生在朝野萎靡泄沓的南宋时代,报国杀敌雄心无法实现,只有借诗词以抒发愤慨愁恨,借“那人”表达自己不愿随波逐流,自甘寂莫的孤高性格。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15667.html

放歌

放歌
朝代:清代 作者:柳亚子 原文: 天地太无情,日月何无光? 浮云西北来,随风作低昂。 我生胡不辰,丁斯老大邦。 仰面出门去,泪下何淋浪! 听我前致辞,血气同感伤。 上言专制酷,罗网重重强, 人权既蹂躏,《天演》终沦亡。 众生尚酣睡,民气苦不扬。 豺狼方当道,燕雀犹处堂。 天骄闯然入,踞我卧榻旁。 瓜分与豆剖,横议声洋洋。 世界大风潮,鬼泣神亦瞠。 盘涡日以急,欲渡河无梁。 沉沉四百州,尸冢...

杂剧·张孔目智勘魔合罗

杂剧·张孔目智勘魔合罗
朝代:元代 作者:孟汉卿 原文: 楔子 (冲末扮李彦实引净李文道上,诗云)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老汉姓李,名彦实,在这河南府录事司醋务巷住坐。嫡亲的五口儿家属:这个是孩儿李文道,还有个侄儿李德昌,侄儿媳妇刘玉娘,侄儿根前有个小厮,叫做佛留。侄儿如今要往南昌做买卖去,说今日来辞我,怎生这早晚还不见来?(正末扮李德昌同旦、俫上,云)自家李德昌是...

采莲子二首

采莲子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皇甫松 原文: 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 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相关翻译 译文 其一荷花的清香飘满辽阔的湖陂,年轻的姑娘贪玩爱耍把采莲延迟。傍晚她戏弄湖水把船头淋湿,更脱下红裙网罗池中鸭儿。其二小船掀动了满湖风光,水波相连一派清秋,痴情贪看年轻人,让小船任意飘流。竟然无缘无故隔船...

悯黎咏

悯黎咏
朝代:明代 作者:钱嶫 原文: 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 黎人多良田,征歛苦倍蓰。 诛求尽余粒,尚豢犊与豕。 昨当租吏来,宰割充盘几。 吏怒反索金,黎民那有此。 泣向逻者借,刻箭以为誓。 贷一每输百,朘削痛入髓。 生当剥肌肉,死则长已矣。 薄诉吏转嗔,锁缚不复视。 黎儿愤勇决,挺身负戈矢。 枪急千人奔,犯顺非得已。 赫赫王章存,令人弃如纸。 朔风戒良节,赫赫张皇师。 军门号令严,震肃将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