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郁孤台下这赣(gan)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逃难人的眼泪。
“我”抬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见到无数的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于向东流去。
江边夜晚“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鸪的叫声。

注释
造口:即皂口,镇名。在今江西省万安县西南60里处。
郁孤台:古台名,在今江西赣州市西南的贺兰山上,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而得名。
清江:赣江与袁江合流处旧称清江。
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为汉唐故都。这里指沦于敌手的宋国都城汴梁。
可怜:可惜。
无数山:这里指投降派(也可理解为北方沦陷国土)。
毕竟东流去:暗指力主抗金的潮流不可阻挡。
愁余:使我感到忧愁。(“余”也有写作“予”)
鹧鸪(zhè gū):鸟名,传说它的叫声是“行不得也哥哥”,啼声异常凄苦。
行人:指流离失所的人民。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15518.html

【中吕】朝天子 归隐

【中吕】朝天子 归隐
朝代:元代 作者:汪元亨 原文: 新诗吟兴浓,香醪量洪,好花插乌纱重。百年世事苦匆匆,莫把眉头纵。鸥鹭新盟,云山清兴,远红尘俗事冗。假石崇运能,能范丹命穷,总一枕南柯梦。长歌咏楚词,细赓和杜诗,闲临写羲之字。乱云堆里结茅茨,无意居朝市。珠履三千,金钗十二,朝承恩暮赐死。来商山紫芝,理桐江钓丝,毕罢了功名事。住茅舍竹篱,穿芒鞋布衣,啖霍食藜羹味。两轮日月走东西,搬今...

采莲曲二首

采莲曲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原文: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相关翻译 译文 其二译文: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 相关赏析 鉴赏 《采莲曲二首》...

丹阳送韦参军

丹阳送韦参军
朝代:唐代 作者:严维 原文: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相关翻译 译文 在丹江外城边上送别行舟,今天一别我知道两地悲愁。天晚我仍站在江南望江北,乌鸦都已归巢只见水悠悠。... 相关赏析 赏析二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给韦参军送行以及送走后的情景,表现了他们之间的真挚友谊,无限思念的深情。诗的前两句是写送行。首句“丹阳郭里”交待了送行地点在丹阳的外城边...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朝代:宋代 作者:苏辙 原文: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相关翻译 译文 我们离别的太久了,已经是七次中秋。去年的今天在东武之地,我望着明月,愁绪万千。没想到在彭城山下,一起泛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