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
创作背景
作者:佚名
此词具体的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关于此词的创作意图,历来说法各异:
唐圭璋认为此词是作者因久久客居他乡的愁苦触景生情而作。
靳极苍认为此词是“思君之作”,“作者在外任时(也许是在防西夏守边时,也许是贬官时),还念朝廷无人,君王无佐,忧心如焚,因此创作此词来抒发情感”。
汪中认为此词是“为思念室家之作”。
1、 贾传棠.《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多解大辞典》.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