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这首词以种种柔美的意象,塑造出一个多愁善感的伤春少女形象;以春意阑珊的景象,烘托出少女伤春的复杂心绪。

  上片由写景过渡到写人。春光已消逝大半,蝴蝶懒得飞舞,黄莺也有些倦怠,风卷花落,残红满院。面对这“风雨送春归”、“无计留春住”的情景,心事重重的少女,不免触目伤情,倍添寂寥之感。自然,蝶、莺本来不见得慵懒,但从这位少女的眼光看来,不免有些无精打采了。发端写景,下了“懒”、“慵”、“狂”、“残”等字,就使周围景物蒙上了主人公的感情色彩,隐约地透露了主人公的心境。以下写人:红日偏西,午醉未醒,光线渐暗,帘幕低垂。此情此景,分明使人感到主人公情懒意慵,神倦魂销。无一语言及伤春,而伤春意绪却宛然在目。

  下片由写少女的外在形象,过渡到写内心世界,点出伤春的底蕴。首句以形写神,写因伤春而懒于梳洗。以下承上刻画愁思之重。“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是说触处皆能生愁,无人可为排解。“总”字统括一切,一切景物都成为愁的触媒,而又无人可以倾诉,则心绪之烦乱,襟怀之孤寂,可以想见。到此已把愁情推向高潮。煞拍宕开,谓此情将不会一无依托,杨花尚有东风来吹拂照管,难道自身连杨花也不如吗!杨花似花非花,在花中身价不高,且随风飘荡,有似薄命红颜,一无依托。这里即景取喻,自比杨花,悲凉之情以旷语出之,愈觉凄恻动人。

  词的结尾耐人寻味。它创造出新意境,写出了少女的消极伤感与天真大胆交织的矛盾心理,显得不同凡响,别具一格。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15012.html

祭妹文

祭妹文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原文: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 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

【双调】折桂令_赠千金奴杏

【双调】折桂令_赠千金奴杏
朝代:元代 作者:孔文升 原文: 赠千金奴 杏桃腮杨柳纤腰,占断他风月排场,鸾凤窝巢。宜笑宜颦,倾国倾城,百媚千娇。一个可喜娘身材儿是小,便做天来大福也难消。檀板轻敲,银烛高烧,万两黄金,一刻春宵。

江村

江村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绕村流过,长长的夏日里,村中的一切都显得幽雅。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中的鸥鸟互相追逐嬉戏,亲亲热热。妻子在纸上画着棋盘,小儿敲针作鱼钩。只要有老朋友给予一些周济(...

农家望晴

农家望晴
朝代:唐代 作者:雍裕之 原文: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相关翻译 译文 曾经听说秦地(今陕西一带)刮起西风就会下雨,西风啊,你什么时候回去啊?头发花白的老农久久站立在麦场的高处,盼望着乌云散去、太阳重现。... 相关赏析 赏析 诗中描写的场景是,正当农民打麦晒场的时候,忽然变了风云。一时风声紧,雨意浓。秦地(今陕西一带)西风则雨,大约出自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