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词一起两句如高山坠石,劈空而来,力贯全篇。《晋书》卷六《元帝纪》载:西晋亡,晋元帝司马睿偕西阳、汝南、南顿、彭城四王南渡,在建康建立东晋王朝,做了皇帝。时童谣云:“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此借指宋高宗南渡。“经纶”,整理丝缕,理出丝绪叫经,编丝成绳叫缕。引申为筹划治理国家。王安石《祭范颍州文》:“盖公之才,犹不尽试。肆其经纶,功孰与计?”南渡以来,朝廷中缺乏整顿乾坤的能手,以致偏安一隅,朝政腐败。此二句为全篇之冒,后面的议论抒情全由此而发。

  接“长安父老,新亭风景”,连用两典:一见《晋书》卷九十八《桓温传》:桓温率军北征,路经长安市东(古称霸上,即咸阳),“居人皆安堵复业,持牛酒迎温于路中者十八九,耆老感泣曰:‘不图今日复见官军’”!此指金人统治下的中原人民。一见《世说新语·言语篇》:东晋初年,“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北宋沦亡,中原父老盼望北伐;南渡的士大夫们,感叹山河变异“可怜依旧”。这就是宋室南迁近六十年来的社会现实!宋高宗在位三十五年,这是个彻头彻尾的投降派,“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文征明《满江红》)。任何屈膝叩头的事都做得出来,只求保住自己的小朝廷皇位。宋孝宗初年还有些作为,后来又走上老路。

  继指责朝廷中一些大臣清谈误国:“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夷甫即王衍,西晋大臣,曾任宰相。“衍将死,顾而言曰:……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晋书》)卷四十三《王戎传》附王衍)。后桓温自江陵北伐,“过淮泗,践北境,与诸僚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晋书》卷九十八《桓温传》)。这里借桓温对王夷甫的批评,斥责南宋当权者使中原沦陷,不思恢复。

  通过上述种种有力的议论,于是指出:“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戎”,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泛称之一。这里指金人。辛弃疾在带湖闲居,提出“平戎万里”这样严肃的政治问题,既是对韩南涧的期望,更表现出他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对国事的关怀。

1、 鲁金波 .治国诗词殷鉴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7-12 .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14692.html

蝶恋花·面旋落花风荡漾

蝶恋花·面旋落花风荡漾
朝代:宋代 作者:欧阳修 原文: 面旋落花风荡漾。柳重烟深,雪絮飞来往。雨后轻寒犹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怅。 枕畔屏山围碧浪。翠被华灯,夜夜空相向。寂寞起来褰绣幌。月明正在梨花上。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面前落下的花瓣在微风中飞舞着。重重翠柳笼罩在缕缕水雾之中,柳絮象漫天飞雪。雨后仍感到微微的寒意,春天的愁绪加上微醉的酒意形成病中惆怅的情绪。躺在床上从枕边看去,青山象屏风围绕着绿湖...

【双调】清江引 分韵为崔月英

【双调】清江引 分韵为崔月英
朝代:元代 作者:宋方壶 原文: 东山涌起玉兔穴,宇宙光相射。二八风流人,三五团圆夜,广寒宫第一枝折 去也。 托咏 剔秃一轮天外月,拜了低低说:是必常团圆,休着些儿缺,愿天下有情底 都似你者! 作者介绍 宋方壶 宋方壶,生卒年不详,名子正,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曾筑室于华亭莺湖,名之曰“方壶”,遂以为号。约生活在元末明初。工散曲,有的写入明之后。现存套数五套、小令13首。...

溪居即事

溪居即事
朝代:唐代 作者:崔道融 原文: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篱笆外面不知是谁家没有系好船只。春潮上涨小船被吹进了钓鱼湾。有一位小孩正玩得高兴,突然发现有船进湾来了,以为是村里来了客人,急急忙忙地跑回去,去把柴门打开。注释1.溪居:溪边村舍。2.即事:对眼前的事物、情景有所感触而创作。3.系(jì):栓,捆绑。4.却关:打开门...

和阮亭《秋柳》诗原韵(四首选二)

和阮亭《秋柳》诗原韵(四首选二)
朝代:清代 作者:冒襄 原文: 南浦西风合断魂,数枝清影立朱门。 可知春去浑无迹,忽地霜来渐有痕。 家世凄凉灵武殿,腰肢憔悴莫愁村。 曲中旧侣如相忆,急管哀筝与细论。 红闺紫塞昼飞霜,顾影羞窥白玉塘。 近日心情惟短笛,当年花絮已空箱。 梦残舞榭还歌榭,泪落岐王与薛王。 回首三春攀折苦,错教根植善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