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秋意来到边城,声声号角哀鸣,平安烽火映照着高兴亭。击筑高歌,站在高处把酒洒向国土,引起了收复关中的无限兴致。
谁能像多情的南山明月,把层层的暮云都推开?灞桥边的如烟翠柳,曲江池畔的美丽楼台,应该在月下伫立,等待着我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

注释
⑴秋波媚:词牌名。双调四十八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两平韵。
⑵高兴亭:亭名,在南郑(今属陕西)内城西北,正对当时在金占领区的长安南山。南郑地处南宋抗金前线,当时陆游在南郑任上。
⑶角声:行军打仗用的鼓角之声。
⑷烽火:古代边防措施,于高峰处建台,镇守士卒于敌炬,白昼举烟,夜间置火,警视军民作好防御和迎敌准备。后又有每日处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此指报前线无事的平安烽火。高台:本处指高兴亭。
⑸筑:古代的一中弦乐器。
⑹酹(lèi)酒:把酒洒在地上的祭祀仪式。
⑺灞桥:在今陕西西安城东。唐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为唐代长安名胜。
⑻曲江:池名,在今陕西西安东南。为唐代以来的游览胜地。
⑼应:应该。人:指宋军,也包括作者。

1、 陆游 .陆游经典作品选 .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165 .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14535.html

娘子军

娘子军
朝代:宋代 作者:孔平仲 撰 原文: 唐高祖之第三女,微时嫁柴绍。高祖起兵反隋,绍与妻谋曰:“尊公欲扫平天下,绍欲迎接义旗,二人同去则不可,吾独行又俱后害,未知机如何?”妻曰:“公宜速去。予一妇人,临时自为计。”绍即间行至太原投高祖。妻乃归酃县,散家资,起兵以应高祖,得兵七万人,颇多为女子,与太宗俱围京城,号曰娘子军。京城平,封为平阳公主。 相关翻译 译文 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

咏雁

咏雁
朝代:唐代 作者:李远 原文: 早晚辞沙漠,南来处处飞。关山多雨雪,风水损毛衣。 碧海魂应断,红楼信自稀。不知矰缴外,留得几行归。 相关翻译 注释 ①雁:为鸟类的一属,形状略像鹅,颈和翼较长,足和尾较短,羽毛淡紫褐色,善于游泳和飞行。②关山:历史上著名的关隘而得名,它横亘于张家川东北,绵延百里,是古丝绸之路上扼陕甘交通的要道。③矰zēnɡ:系有生丝绳以射飞鸟的箭。矰缴:意同“矰”。...

括水调歌

括水调歌
朝代:宋代 作者:林正大 原文: 欲状巴陵胜,千古岳之阳。洞庭在目,远衔山色俯长江。浩浩横无涯际,爽气北通巫峡,南望极潇湘。骚人与迁客,览物兴尤长。锦鳞游,汀兰郁,水鸥翔。波澜万顷,碧色上下一天光。皓月浮金千里,把酒登楼对景,喜极自洋洋。优乐有谁会,宠辱两俱忘。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又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如雪。人生得意须尽欢。...

浣溪沙·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

浣溪沙·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花向今朝粉面匀。柳因何事翠眉颦。东风吹雨细於尘。 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怀树更怀人。闲愁闲恨一番新。 参考赏析 赏析 这首词作于庆元六年(1200),当时作者罢官闲居铅山瓢泉。 这是一首春日小唱。上片描绘自然春色,词清句丽,有情多姿,别见风韵。下片因景抒怀。既弃政归田,乐于山水,理当超世绝尘,无奈时念故人知音,遂平添出一番新愁新恨。命笔新巧,不落窠臼。“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