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疏雨洗天清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邓剡被俘虏,和文天祥一同被押解北上。在途经建康,邓剡作了此词。这首词寓含有怀古感今的浓浓深情,语言极为明快,堪称邓剡现存的词中的一篇佳作。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暑退寒来之节气替代,说出盛极而衰的人生哲理。古话说得好:“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宋室覆亡,故国不在,如瑟瑟寒秋,令人心灰神懒。“疏雨洗天清”,然而天清世不清,能奈其何。室内枕席生凉,是实写秋天到来天气生凉,气候更替,室外井桐落叶,既是报秋,又勾起词人对自己身世的感叹。此词一开篇,便给全词的气氛作了烘托,深含怀古的幽幽情感。

  “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跟《唐多令》词里写的“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意绪相通。叶随风飘,说明个人命运的不可把握,也表明作者对邦国沦亡悲哀之情。“千里”是概括在广东被俘到建康的旅程。李后主亡国后所作《浪淘沙》的“梦里不知身是客”,和此词中所讲的“客身”皆指亡国之虏沦落于异域的生活。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东晋台城在今南京玄武湖畔。无限哀思难以排解。邓剡把它带到梦乡,醒来却发觉古台城上梦凄凉。词中借己情感之转折,演绎出作词的生活。词人的心境本来就很哀伤,但醒来见月色暗淡,海潮泛起,禁不住自己也心潮澎湃,心里更加凄怆。

  梦醒之后,到哪里去呢,只能去“便须携酒访新亭”。据《世说新语·言语篇》西晋灭亡后南渡士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在今南京市南),藉卉饮宴。周侯(岂页)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王导在当年的新亭会上,还主张“戮力王室,克服神州”。但自己和文天祥都做了俘虏,宋王朝已彻底亡矣。

  “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它跟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所表达的意思相符。李白慨叹历史之已成陈迹,而邓剡却多了一层亡国的实感。从情感之深切,邓剡实多一层。作为结句,它能融情入景,从而引读者于审美活动中直接领悟人生哲理。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14218.html

九日寄秦觏

九日寄秦觏
朝代:宋代 作者:陈师道 原文: 疾风回雨水明霞,沙步丛祠欲暮鸦。 九日清尊欺白发,十年为客负黄花。 登高怀远心如在,向老逢辰意有加。 淮海少年天下士,可能无地落乌纱。 相关赏析 赏析 1087年(宋哲宗元祐二年),诗人由苏轼、傅尧俞等人推荐,以布衣充任徐州教授。徐州是诗人的家乡。还乡赴任道中,恰逢重阳佳节,想到那数载“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流离生活即将结束,诗人心中充满欣慰。但同时又想到那与...

行香子·腊八日与洪仲简溪行其夜雪作

行香子·腊八日与洪仲简溪行其夜雪作
朝代:宋代 作者:汪莘 原文: 野店残冬。绿酒春浓。念如今、此意谁同。溪光不尽,山翠无穷。有几枝梅,几竿竹,几株松。 篮举乘兴,薄暮疏钟。望孤村、斜日匆匆。夜窗雪阵,晓枕云峰。便拥渔蓑,顶渔笠,作渔翁。 参考翻译 注释 ①绿酒:美酒。因酒上浮绿色泡沫,故称。②篮舆:竹轿。... 参考赏析 赏析 此词写偕友冬日山行的野趣逸兴。小店暂歇,春酒一杯,沿途的溪山间不时夹带着几枝幽梅、几竿孤竹、几...

州桥

州桥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原文: 南望朱雀门,北望宣德楼,皆旧御路也。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州桥南北,天街之上,父老伫足,盼望王师,丧国的痛楚,沦为异邦蹂躏的凄惨,令人苦不欲生。(这里,“父老”是宋金两个时期的人,他们对故国的怀念远比青年人深切,所以让其出场很典型;同时,这也是实情。)盼啊盼,盼了几十年,忽然...

长相思·山驿

长相思·山驿
朝代:宋代 作者:万俟咏 原文: 短长亭,古今情。楼外凉蟾一晕生,雨余秋更清。 暮云平,暮山横。几叶秋声和雁声,行人不要听。 相关赏析 简析 这首《长相思·山驿》与另一首《长相思·雨》词意相近,写法与用韵相类,或是同时所作。这一首词写雨后山驿的黄昏景色和词人的羁旅之思。全词语淡情深,工于写景,善于造境,读后令人觉其含无限忱恻。上片起首两句,写山驿望中所见,兼含旅思。两个短句,从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