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帘外五更风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词的上片:“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在一片凄凉怀抱中引起对往昔温馨生活的回忆。“五更”,这是一天中最阴暗、最寒冷的时辰,“五更风”也最为凄紧。睡梦中的“我”被风声的搅扰和寒气的侵逼所惊醒,醒来之后愈感枕冷衾寒,无限孤独。“画楼重上与谁同?”是说再也没有往日携手同上高楼的闺中知己了,与《孤雁儿》中“吹萧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所抒发的是同一感情。“记得玉钗斜拨火,宝篆成空。”前一句与词人在《金石录后序》中所追述的她与丈夫赵明诚在归来堂中度过的那段美好温馨的生活是吻合的。“拨火”即“翻香”。蔡伸《满庭芳》“玉鼎翻香,红炉叠胜,绮窗疏雨潇潇。”写的便是闺中这一旖旎风光。但与宝篆一词合起来看,还有一层一直未被人注意的隐义。“宝篆”有二义:一指香炉中升起的袅袅炉烟,曲折回环状如古篆之体;一指古代道书、秘籍都是用古篆书写,故称道书、秘籍为宝篆。王勃《乾元殿颂·序》:“灵爻密发,八方昭大有之和;宝篆潜开,六合启同人之会。”序文中的“大有”、“同人”皆为《周易》卦名。前者乃盛世至治之象,后者乃同心共济之象。“宝篆成空”,言当时曾因炉烟而预卜它年共享太平,志同道合以了此生,而此时回首往事尽成空愿,如炉烟之飘散,已无踪迹。“玉钗斜拨火”句,并非泛泛之细节回忆。按苏轼《翻香令》词:“金炉犹暖麝煤残,惜香更把宝钗翻。……且图得,氤氲久,为情深、嫌怕断头烟。”据苏词可知,“玉钗斜拨火”正是“嫌怕断头烟”之意。俗谓夫妻不能偕老,曰“烧断头香”。

  词的下片:“回首紫金峰,雨润烟浓。一江春浪醉醒中。”这三句词也与建炎三年赵明诚病逝建康(今南京)以后词人的遭遇相吻合。“紫金峰”即建康之钟山。《广弘明集》卷三十录陈徐孝克(徐陵弟)《仰合令君摄山栖霞寺山房夜坐六韵》:“戒坛青云路,灵相紫金峰。”据《舆地志》载:摄山在江苏江宁县东北,亦名栖霞山。摄山乃钟山之支脉,两山相望可见。徐诗中所言“灵相紫金峰”就是指钟山而言(王学初《李清照集校注》失考)。赵明诚于建炎三年病逝建康,易安大病。是年冬因张飞卿玉壶颁金事,乃到越州外廷投献家中铜器。此后因虏势日逼,易安乃随御舟逃难江中,此词当作于这一时期。“回首”与“记得”俱以回忆追述口吻出之,然所忆情事及时间却有喜忧先后之别。“玉钗斜拨火”乃是对归来堂中温馨生活的追忆;“回首紫金峰”则是易安逃离建康(今南京)时追悼亡夫,望中泪眼但见“雨润烟浓”。“一江”句化用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意,言愁如一江春浪,流无尽时,醉中醒中俱在心头。歇拍“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乃指明诚卒后悲痛欲绝,此不尽之泪非罗襟所能尽搵。康与之《忆秦娥》词:“天寒尚怯春衫薄。春衫薄。不堪搵泪,为君弹却。”据此可知,“留得罗襟前日泪”,乃指从前明诚卒时悲泣之泪,至此仍搵而未尽。“弹与征鸿”,既是说往事虽随征鸿而去,杳无踪迹,然思念亡人泪犹在襟,也是说襟上余泪(心中余悲)只能弹与征鸿(诉与征鸿),更无人间亲人可诉。如此作结,将全词抒发的忧愁、悲哀与孤苦无依之情推向高潮,直可令读者不忍卒读,为之怃然掩泣。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14087.html

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朝代:明代 作者:张宁 原文: 一曲清商,人别后、故园几度。 想翠竹、碧梧风采,旧游何处。 三径西风秋共老,满庭疏雨春都过。 看苍苔、白石易黄昏,愁无数。 峄山畔,淇泉路。空回首,佳期误。 叹舞鸾鸣凤,归来迟暮。 冷淡还如西草,凄迷番作江东树。 且留他、素管候冰丝,重相和。 相关翻译 注释 碧梧:绿色的梧桐树。常用以比喻美好的才德或英俊的仪态。清商:商声,古代五音之一。古谓其调凄清悲凉,...

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

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
朝代:宋代 作者:周邦彦 原文: 叶下斜阳照水。卷轻浪、沈沈千里。桥上酸风射眸子。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 古屋寒窗底。听几片、井桐飞坠。不恋单衾再三起。有谁知,为萧娘,书一纸。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抹斜阳透过树叶照在水面,江水翻卷着细细的浪花,深沉地流向千里之外。桥上的寒风刺人眼目,令人神伤。我伫立已久,眼看着黄昏将尽,街市上亮起了灯火点点。陈旧的小屋里,我卧在寒窗之下,...

秋海棠

秋海棠
朝代:清代 作者:秋瑾 原文: 栽植恩深雨露同,一丛浅淡一丛浓。 平生不借春光力,几度开来斗晚风? 作者介绍 秋瑾 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东渡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曾用笔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其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

三垂冈

三垂冈
朝代:清代 作者:严遂成 原文: 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 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 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 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相关赏析 赏析 中国古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诗歌,其中咏史诗所占的比例不大;而在咏史诗中,写战争而且令人过目难忘的,比例就更小。而严遂成这首七律,写的恰恰是中国历史上战乱最多的五代的一次典型战役。三垂冈之战,使李存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