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代:清代
作者:王士祯
原文:
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自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作者介绍
王士祯 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
注释
作者:佚名
⑴解题:作者与另几位反对王安石新法的朋友一起欢聚,喝酒喝得很高兴。这首词就是为其中一位而作。此词是咏调名本意,即所写内容与词牌内涵相合,而且是这一题目中词作的千古名篇,很有创新之意,极受后人推崇。
⑵缑(读勾gōu)山:地名,是周灵王太子王子乔成仙后乘鹤而去的地方。
⑶痴牛:指牛郎。作者说他痴,因为别人都希望由凡入仙,他和织女却倒着走,由仙入凡。
⑷騃(读呆ái)女:指织女。作者说她呆,与上述理由相同。“騃”是“呆”的异体字。
⑸凤箫声:王子乔吹笙时喜欢模仿凤的叫声。
⑹时人:指当时看到王子乔登仙而去的人们。
⑺槎(读查chá):用竹或木编成的筏子。据说天河与海相通,年年有浮槎定期往来。海滨有一人探险乘槎而去,果然遇到了牛郎和织女。苏轼在这里用槎比喻他和朋友们坐的船,说他们的船可能真的冲犯了天上的牵牛星宿呢!
⑻前缘:前世的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