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登宣城谢脁北楼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江边的城池好像在画中一样美丽,山色渐晚,我登上谢朓楼远眺晴空。两条江之间,一潭湖水像一面明亮的镜子;江上两座桥仿佛天上落下的彩虹。橘林柚林掩映在令人感到寒意的炊烟之中;秋色苍茫,梧桐也已经显得衰老。除了我还有谁会想着到谢朓北楼来,迎着萧飒的秋风,怀念谢先生呢?

注释
⑴谢朓北楼:即谢朓楼,为南朝齐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故址在陵阳山顶,是宣城的登览胜地。谢朓是李白很佩服的诗人。
⑵江城:泛指水边的城,这里指宣城。唐代江南地区的方言,无论大水小水都称之为“江”。
⑶两水:指宛溪、句溪。宛溪上有凤凰桥,句溪上有济川桥。明镜:指拱桥桥洞和它在水中的倒影合成的圆形,像明亮的镜子一样。
⑷双桥:指凤凰桥和济川桥,隋开皇(隋文帝年号,公元581~600年)年间所建。彩虹:指水中的桥影。
⑸人烟:人家里的炊烟。
⑹北楼:即谢朓楼。
⑺谢公:谢朓。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12254.html

商山麻涧

商山麻涧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原文: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相关赏析 鉴赏 这首诗是诗人由宣州经江州回长安途中路过商山麻涧时所作。商山,在今陕西省商县东南,其地险峻,林壑深邃。麻涧,在熊耳峰下,山涧环抱,周围适宜种麻,因名麻涧。诗人以清隽的笔调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这一带优美的自然...

烛影摇红·芳脸匀红

烛影摇红·芳脸匀红
朝代:宋代 作者:周邦彦 原文: 芳脸匀红,黛眉巧画宫妆浅。风流天付与精神,全在娇波眼。早是萦心可惯。向尊前、频频顾眄。几回想见,见了还休,争如不见。 烛影摇红,夜阑饮散春宵短。当时谁会唱阳关,离恨天涯远。争奈云收雨散。凭阑干、东风泪满。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深院。 参考赏析 赏析 就是说周邦彦这首《烛影摇红》是奉旨“增损”修改他人词作而成的。对于改写者来说,这是一项颇有难度的工作...

逢病军人

逢病军人
朝代:唐代 作者:卢纶 原文: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 蓬鬓哀吟长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军人在行军的途中,经常患病,住宿下来又没有粮吃,只得忍饥挨饿。在这万里归乡途中,奔波不息,至今还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乡。在这生病之际,头发蓬乱,宿在古城哀吟,身上的创伤被被寒风一吹,如刀割一般,实在令人难以忍受。注释① 蓬鬓:散乱的头发。鬓:头发。② 长城:秦始皇修...

满江红(送徐换斡衡仲之官三山,时马叔会侍郎帅闽辛弃疾)

满江红(送徐换斡衡仲之官三山,时马叔会侍郎帅闽辛弃疾)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绝代佳人,曾一笑、倾城倾国。休更叹、旧时清镜,而今华发。明日伏波堂上客,老当益壮翁应说。恨苦遭、邓禹笑人来,长寂寂。 诗酒社,江山笔。松菊径,云烟屐。怕一觞一咏,风流弦绝。我梦横江孤鹤去,觉来却与君相别。记功名、万里要吾身,佳眠食。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