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叹三首注释

注释

作者:佚名

⑴百草烂死,而决明独鲜,故喜之。决明,夏初生苗,七月开黄花。可作药材,功能明目,故叫决明。
⑵此二句实写决明颜色之鲜艳可爱。
⑶此二句忧决明,也是自忧。汝,指决明。后时,谓日后岁暮天寒。
⑷因恐其难久,故特觉可惜。堂上书生即杜甫。杜甫身世,与决明有类似之处,故不禁为之伤心掉泪。
⑸阑风长雨:一作“阑风伏雨”,一作“东风细雨”。四海:一作“万里”。赵次公说:“阑珊之风,沉伏之雨,言其风雨之不已也。”吴见思说:“风日阑风,雨日伏雨,盖下时飘洒,常贝其分纷也。又四海八荒,同云一色,则无处不雨,无日不雨矣。”
⑹因久雨,故百川皆盈,致牛马难辨,泾渭莫分。《庄子·秋水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两涘渚涯之间,不辨牛马。”
⑺禾头:一作“木头”。田妇:一作“田父”。《朝野佥载》:“俚谚曰:秋雨甲子,禾头生耳。”是说芽蘖絭卷如耳形。黍不耐雨,故穗黑将烂。按《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七:“天宝十三载八月,上(唐玄宗)忧雨伤稼,杨国忠取禾之善者献之,曰:雨虽多,不害稼也。上以为然。扶风太守房琯,言所部灾情,国忠使御史推之。是岁,天下无敢言灾者。”灾情严重,而无人敢言,故杜甫有“无消息”之叹。
⑻换衾裯:一作“抱衾裯”。按《唐书·玄宗纪》:“是秋霖雨,物价暴贵,人多乏食,令出太仓米一百万石,开十场,贱糶以济贫民。”据杜此,则所谓“贱糶”,并未解决问题。贪吏舞弊,奸商居奇,人民无奈,只要“相许”,也就不计衾裯和斗米的价值是否相等了。
⑼上句,长安布衣,亦杜甫自谓。谁比数,是说人们瞧不起,不肯关心我的死活。司马迁《报任安书》:“刑馀之人,无所比数。”下句说自己也不望救于人,所以从里面把门锁了。衡门,以横木作门,贫者之居。环堵,只有四堵墙。
⑽此句形容稚子无知的光景,大人正以风雨为忧,小孩则反以风雨为乐。
⑾此句有自比意,浦起龙说:“句中有泪。”
⑿未曾:一作“未省”。宋玉《九辩》:“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干?”后土,大地。一作“厚土”。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10月版 :第510页 . 2、 萧涤非 .杜甫诗选注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8月版 :第42-44页 .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11656.html

望海楼

望海楼
朝代:宋代 作者:米芾 原文: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高耸入云的铁瓮城已近青天,凌云的缥缈高楼似与天相连。三峡的江声似乎流入我笔底,六朝的帆影好像映落我杯前。几番呜咽的画角催落着红日,远处幽静的沧洲袅起了白烟。忽忆起赏心美景究竟在何处?往事如烟那...

【中吕】喜春来 秋夜

【中吕】喜春来 秋夜
朝代:元代 作者:李致远 原文: 断云含雨峰千朵,钓艇披烟玉一蓑,藕花香气小亭多。凉意可,开宴款娥。 月将花影移帘幕,风怒松声卷翠涛,呼童涤器煮茶苗。惊睡鹤,长啸仰天高。 作者介绍 李致远 李致远,生平事迹不详。何梦华抄本《太平乐府》注云“江右(今江西)”至元中,客居溧阳(今属江苏)。存小令26首,套数4篇及杂剧《还牢未》。仇远相交甚密。据仇远写给李致远的《和李志远君深秀才》诗中说他“...

念奴娇·还都后诸公见追和赤壁词用韵者凡六人亦复重赋

念奴娇·还都后诸公见追和赤壁词用韵者凡六人亦复重赋
朝代:宋代 作者:蔡松年 原文: 离骚痛饮,笑人生佳处,能消何物。江左诸人成底事,空想岩岩青壁。五亩苍烟,一丘寒玉,岁晚忧风雪。西州扶病,至今悲感前杰。 我梦卜筑萧闲,觉来岩桂,十里幽香发。嵬隗胸中冰与炭,一酌春风都灭。胜日神交,悠然得意,遗恨无毫发。古今同致,永和徒记年月。 相关翻译 注释 ①追和赤壁词:即步韵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②《离骚》痛饮:《世说新语·任诞》:“王孝伯言...

满江红·为问封姨

满江红·为问封姨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为问封姨,何事却、排空卷地。又不是、江南春好,妒花天气。叶尽归鸦栖未得,带垂惊燕飘还起。甚天公、不肯惜愁人,添憔悴。 搅一霎,灯前睡。听半晌,心如醉。倩碧纱遮断,画屏深翠。只影凄清残烛下,离魂飘缈秋空里。总随他、泊粉与飘香,真无谓。 参考翻译 注释 为问:犹相问、借问。封姨:风神。唐谷神子《博异志崔玄微》载:唐天宝中,崔玄微于春季月夜,遇美人绿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