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离鉴赏二

鉴赏二

作者:佚名

  古代的离别,大多写离愁别恨,临歧伤感,而这首诗,却独具匠心,撇开歧路沾巾的柔情,通篇以议论为主,写的气势充沛,感情浓烈。叙离别而全无依依不舍的离愁别怨,写得慷慨激昂,议论滔滔,形象丰满,别具一格。

  首联,起笔挺拔刚健,调子高昂,一扫送别诗的老套。“丈夫”在古代常指热血男儿。别离、离别总是那么令人感伤,可是作者上来就写即使男儿有泪,有伤心的时候,也不该在离别时抛洒,即男儿有泪不轻弹。诗人此处用意别出心裁,生动地勾勒出主人公性格的坚强刚毅。

  颔联接应首联的“丈夫”起笔,接着描绘“大丈夫'的形象。“杖剑”一词显示出大丈夫威武潇洒的姿态。“尊酒”则是说明临行前为好友酬饮,就像是好男儿手持大碗喝酒,干杯祝福,似豪侠一样玉树临风,胸怀开阔,气宇轩昂,仿佛是壮士奔赴战场前的杖剑壮别,充满着豪情。

  颈联运用成语,描述大丈夫的人生观。“蝮蛇螫手,壮士解腕”,本意是说,毒蛇咬手后,为了不让蛇毒攻心而致死,壮士不惜把自己的手腕斩断,以去患除毒,保全生命。作者在这里用一成语,体现的是壮士为了伟大事业的胜利和崇高理想的实现奋不顾身、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无所畏惧的精神。颈联如此拓开,有力地烘托出尾联揭示的中心思想。其中“一”字和“即”字,既体现出动作之迅速,也显现出壮士在万分危机的时刻,敢于斩钉截铁地作出英明的抉择,牺牲小的利益来顾全大局。

  尾联两句,总束前文,点明壮士怀抱强烈的建功立业的志向,为达此目的,甚至不惜“解腕”。那么,眼前的离别在他的心目中自然不算一回事了,根本不值得叹息。

  此诗以议论为诗,由于诗中的议论充满感情色彩,“带情韵以行”,所以写得生动、鲜明、激昂、雄奇。

1、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289-1290页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11518.html

鹧鸪天(咏野梅)

鹧鸪天(咏野梅)
朝代:宋代 作者:葛郯 原文: 千树家园锁旧津。谁移数点在孤村。海仙探蕊禽留影,楚客穿花蝶舞魂。桥断港,水横门。残霞零落晚烟昏。只因留住三更月,暗里香来别是春。 ...

【越调】小桃红_四公子宅赋

【越调】小桃红_四公子宅赋
朝代:元代 作者:马致远 原文: 四公子宅赋 春 画堂春暖绣帏重,宝篆香微动。此外虚名要何用?醉乡中,东风唤醒梨花梦。主人爱客,寻常迎送,鹦鹉在金笼。 夏 映帘十二挂珍珠,燕子时来去。午梦薰风在何处?问青奴,冰敲宝鑑玎珰玉。兀的不胜如,石家争富,击破紫珊瑚。 秋 碧纱人歇翠纨闲,觉后微生汗。乞巧楼空夜筵散,袜生寒,青苔砌上观银汉。流萤几点,井梧一叶,新月曲阑干。 冬 两轩修竹凤凰栖,雪...

秋日田园杂兴

秋日田园杂兴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原文: 杞菊垂珠滴露红,两蛩相应语莎丛。虫丝罥尽黄葵叶,寂历高花侧晚风。 朱门巧夕沸欢声,田舍黄昏静掩扃。男解牵牛女能织,不须徼福渡河星。 橘蠹如蚕入化机,枝间垂茧似蓑衣;忽然蜕作多花蝶,翅粉才乾便学飞。 静看檐蛛结网低,无端妨碍小虫飞。蜻蜒倒挂蜂儿窘,催唤山童为解围。 垂成穑事苦艰难,忌雨嫌风更怯寒。牋诉天公休掠剩,半赏私债半输官。 秋来只怕雨垂垂,甲子...

虞美人·秋感

虞美人·秋感
朝代:宋代 作者:吴文英 原文: 背庭缘恐花羞坠。心事遥山里。小帘愁卷月笼明。一寸秋怀禁得、几蛩声。 井梧不放西风起。供与离人睡。梦和新月未圆时。起看檐蛛结网、又寻思。 参考翻译 注释 ⑴缘:因为。⑵蛩(qing):此处指蟋蟀。⑶井梧:井边的梧桐。唐女诗人薛涛有《井梧吟》诗。⑷檐蛛:屋檐下的蜘蛛。…… 参考赏析 鉴赏 《虞美人》,唐教坊曲。《碧鸡漫志》卷四:“《脞说》称起于项藉‘虞兮’之歌。予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