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特点

特点

作者:佚名

  一、抒情长具有明显针对现实的议论性。

  这是李白写的感情非常激烈的一首抒情长诗。在李白的作品中,这首诗以对现实的猛烈批判而著称。诗中对于沿着邪径而晋身,庸才得志,坏人擅威作福,谗谤得逞,贤才遭嫉害等黑暗的政治现实所作的抨击,是极为尖锐的。它虽有强烈的批判性但仍然是一首抒情诗。它抒发的是对个人遭受压抑的无比愤懑。诗中以个人的真实价值无从实现作为批判种种腐败现象的基本出发点,在指斥现实中表现了蔑视一切的自负和骄傲,或嘲讽,或怒骂,恣意挥斥,感情狂放。

  该诗的抒情具有明显针对现实的议论性。虽属议论,却不做抽象的说理,而是用大量的典故作比喻去表现诗人对现实的印象、感受、情绪、态度。所以读该诗时必对典故要熟悉、理解,然后才能体会到此典在该诗中的作用。

  这首诗以议论式的独白为主,重在揭示内心世界,刻画诗人的自我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感情的表达方式,是一种爆发的、奔放的,即使抒发受谗言遭诽谤、壮志难伸的愤闷之情,也是激情如火,浩气如虹。从“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突然爆发开始,随即一个个比喻滚滚而下,滔滔不绝,如江河奔泻。到结尾处,又以“少年早欲五湖去”的飘然远去而使激动的感情归于平静,好像江河入海,奔涌之势虽已消歇,却进入一个更为开放广阔的境界,那就是求得个人自由的一种境界。该诗突出表现了李白粪土王侯,浮云富贵,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反权贵的精神。诗中也反映出“安史之乱”前的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二、李白反权贵,轻王侯,傲岸不屈的反抗精神,在该诗中得到集中的表现。

  这首诗写到了自己的失意,但并未把眼光放在个人得失上,而是注视着整个政治局势和社会现实,并对那些喧赫一时的人物予以抨击。他赞扬王十二,同时也以极大的悲愤揭露了政治的黑暗。斗鸡媚上和开边邀功者都兼尚荣宠,而正直的才能之士却闲置不用,一点社会地位都没有。诗人不仅对那些宠臣表示蔑视,对于宠信他们的唐玄宗也给予了指责。李白在诗中控诉政治的黑暗,李邕、裴敦复那样正直的人,惨死在奸相李林甫手中。王十二和自己遭到社会的冷淡诽谤,找不到正直出路,而那些斗鸡媚上的幸臣权贵是“鸡狗”,耻于他们为伍。李白激愤地说:“—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表示“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他表示要永远离开这丑恶的政治现实,同这恶浊的世道永远决裂。

  李白这种狂放不羁,追求个人自由的精神,在山水描写中表现的也很突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庐山谣》)。他所写的江河奔腾千里不可阻挡的形象,他所描写的那种“连峰去天不盈尺”的奇险挺拔、高出天外的峰峦,也都曲折地表现了李白冲决束缚、追求自由的热情。在李白的隐逸求仙和饮酒的诗中也表现了这种狂放不羁、追求个人自由的精神,他认为人间是污浊的,政治是黑暗的,不自由的,只有到山林、仙境和醉乡中才能得到解放和自由。如《将进酒》一诗,他借酒来发泄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心情具有积极反抗束缚的情绪。诗开头先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写一泻千里的江河来表现自己冲破束缚,奔放不羁的热情。他慨叹“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面对理想与现实无法解脱的矛盾,李白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却只能放任饮酒作乐,追求个人解脱,用酒来浇铸那心头的万古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更是明白道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说自己忧愁像流水那样悠长而不可断绝,人生艰难只有驾着一叶扁舟遨游江湖这一条出路了,是强烈的愤闷不平逼迫他与不称意的社会决裂,去浪迹江湖,啸傲山林。可以说,就是那些求仙隐逸的作品,也是对黑暗社会的消极反抗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李白浪漫主义也有局限,主要表现在:—是李白具有反抗的—面又有妥协的一面,既是清高的,又是庸俗的,他以个人的傲骨去对付权贵的气焰,力量难免软弱。第二,李白所要求的自由,仅仅是他个人的自由,因此只能向山林、仙境、醉乡中去寻求,去找那些暂时的麻醉,他在作品中不免流露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悲观厌世和逃避现实的消极思想。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11479.html

相见欢·深林几处啼鹃

相见欢·深林几处啼鹃
朝代:清代 作者:庄棫 原文: 深林几处啼鹃,梦如烟。直到梦难寻处倍缠绵。蝶自舞,莺自语,总凄然。明月空庭如水似华年。 相关赏析 赏析 庄棫此首《相见欢》词是一首写美人“春愁”的有味之作,表现的是暮春时分美人梦醒之后的一种缠绵和凄凉之感。词的上片写的是鹃啼惊梦、梦醒缠绵时的情绪。起韵写深林里飘来的几声鹃啼,惊醒了因思念太久、太深而终于形诸梦寐的闺中人,好梦也就犹如一缕轻烟一般飘散无...

遣兴

遣兴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 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鹿门携不遂,雁足系难期。 天地军麾满,山河战角悲。傥归免相失,见日敢辞迟。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朝代:唐代 作者:刘长卿 原文: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 相关赏析 赏析 本诗表现了对友人过访的惊喜。诗人精于造境,诗中先写荒寒、凄寂的晚景以此表现来客之希,再写路途之难以见来客之情真。然诗中于衰败落景描写中,也写出了自己的栖隐中失意的心境与避世心态,诗人写友人独能于此中寻找自己。他仿拂已能从中体会主人这一...

雨过山村

雨过山村
朝代:唐代 作者:王建 原文: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闲看 一作:闲着)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雨中有一两户人家传来鸡鸣,小溪两边长满翠竹,乡村的小路越过小溪,木板桥歪歪斜斜。村里的嫂嫂和小姑相互呼唤去清洗蚕子,庭院里的栀子花因农忙而无人欣赏。 注释妇姑:嫂嫂和小姑。相唤:互相呼唤。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称为浴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