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

朝代:宋代

作者:朱熹

原文: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注释1、春日:春天。2、 胜日:指春光明媚的好日子。3、 寻芳:春游赏花。4、 泗水:水的名字,在山东省中部,源于泗水县,流入淮河。5、 滨:水边;河...

相关赏析

赏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咏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

“万紫千红总是春”赏析

首句点明出游的时令、地点,下三句写“寻芳”的所见所识。春回大地,诗人耳目一新。正是这新鲜的感受,使诗人认识了东风。仿佛是一夜东风,吹开了万紫千红的鲜花;而百花争艳的景象,不正是生机勃勃的春光吗?诗人由“寻”而“识”,步步深化,统率全诗的则是一个“新”字。但泗水在山东,孔子曾在泗水...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春日 | https://gs.aguanjie.com/107.html

采桑子(重阳病起饮酒连夕)

采桑子(重阳病起饮酒连夕)
朝代:宋代 作者:朱敦儒 原文: 天高风劲尘寰静,佳节重阳。叶下潇湘。碧海晴空一阵霜。 安排弦管倾芳酝,报答秋光。昼短歌长。红烛黄花夜未央。 作者介绍 朱敦儒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

金谷园

金谷园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原文: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繁华往事,已跟香尘一样飘荡无存;流水无情,野草却年年以碧绿迎春。啼鸟悲鸣,傍晚随着东风声声传来;落花纷纷,恰似那为石崇坠楼的绿珠美人。注释1、香尘:石崇为教练家中舞妓步法,以沉香屑铺象牙床上,使她们践踏,无迹者赐以珍珠。2、坠楼人:指石崇爱妾绿珠,曾为石崇坠楼...

君不见,简苏徯

君不见,简苏徯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君不见道边废弃池,君不见前者摧折桐。百年死树中琴瑟, 一斛旧水藏蛟龙。丈夫盖棺事始定,君今幸未成老翁, 何恨憔悴在山中。深山穷谷不可处,霹雳魍魉兼狂风。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