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山中对雪有作注释

注释

作者:佚名

①霏霏漠漠:形容雪花密而无声。散:飘散,,指空中的雪。凝:凝聚,指飘落后的雪。
②重妆蕊:指雪凝集在花花谢后的梅枝上,好象梅花又重新开放了。
③岩水:山崖积雪融化后的流水。
④鹿儿:驯养的小鹿。猎客:打猎的人。
⑤鼎:古时一种炊器,多是三足两耳的青铜制品。僧:和尚。
⑥膏雨:滋润土地的雨水。功力:功能,功劳。这句说,可以把雪同春雨的功劳相比。
⑦莓:植物名,果实小,花托球形。苔:植物名,根 、茎 、叶的区别不明显。生在潮湿的地方。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10548.html

沉醉东风·维扬怀古

沉醉东风·维扬怀古
朝代:元代 作者:汤舜民 原文:   锦帆落天涯那答,玉箫寒、江上谁家?空楼月惨凄,古殿风萧飒。梦儿中一度繁华,满耳涛声起暮笳,再不见看花驻马。 相关赏析 简析 此曲写作者在维扬(今属江苏扬州)抒发的抚今追昔之感慨。首句“锦帆落天涯那答”是化用前人诗句,意为游船已落到天涯那边,旧王朝已消亡。那答,那边。次句“玉箫寒、江上谁家?”中,“寒”字用得十分传神,运用通感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听...

南楼令·古木向人秋

南楼令·古木向人秋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古木向人秋,惊蓬掠鬓稠。是重阳、何处堪愁。记得当年惆怅事,正风雨,下南楼。 断梦几能留,香魂一哭休。怪凉蝉、空满衾禂。霜落鸟啼浑不睡,偏想出,旧风流。 参考赏析 赏析 该篇写出了塞上又逢重九的伤感。作于何年亦未详。上片写塞外重九日之景,蓬草联飞,萧疏荒凉。而此景又触动了离愁与相思,遂忆起当年重九的往事,惆怅之情怀就更加深浓了。下片写此时相思之情状...

点绛唇·时霎清明

点绛唇·时霎清明
朝代:宋代 作者:吴文英 原文: 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嫩阴绿树。正是春留处。 燕子重来,往事东流去。征衫贮。旧寒一缕。泪湿风帘絮。 参考翻译 注释 ⑴点绛唇,词牌名,取以江淹“明珠点绛唇”诗句而命名。调见南唐冯延巳《阳春集》。又名“十八香”“沙头雨”“南浦月”“寻瑶草”“万年春”“点樱桃”。双调,四十一字,仄韵。上片四句三仄韵,下片五句四仄韵。⑵园:一本作“湖”。…… 参考赏析 鉴赏 “时霎”两句,...

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 久废山行疲荦确,尚能村醉舞淋浪。 独眠林下梦魂好,回首人间忧患长。 杀马毁车从此逝,子来何处问行藏。 相关赏析 赏析 《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共有两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这组诗是1074年(熙宁七年)八、九月间,苏轼将离杭州通判任时所作。是年,苏轼三十九岁。他的弟弟苏辙(字子由)时任齐州掌书记,在济南。《咸淳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