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相关赏析
简析
从诗句中可以看出,往年的腊日天气还很冷,温暖离人还很遥远。而当年腊日气候温和,冰冻全消。诗人高兴之余准备辞朝还家,纵酒狂饮欢度良宵,但此时此刻,他又因感念皇帝对他的恩泽,不能随便走开。...
作者介绍
杜甫...
赏析
作者:刘雨萱
这首所写的是烧盐工人的生活和劳动的惨状。诗人自己曾从事过烧盐的劳动。入清以后,诗人居于海滨,多与烧盐工人相往来,目睹了他们的悲惨生活,也深深了解官吏与盐商对工人的重利盘剥,因此对烧盐工人诗人给予深切的同情。此诗只是截取了灶户煎盐的一个场景,来反映他们悲惨的境遇。诗的前两句交代了煎盐工人的工作条件,由此烘托出工人的艰苦处境:六月酷暑,在低矮的草房劳作在烈火旁。
海滨的人民生活极为艰苦,很多煎盐工人一生都从事着这样艰辛的劳动,诗人特地选取了 “白头灶户”,暗喻了工人一生的艰辛。后二句是对工人艰苦劳动的渲染:六月当暑,烈日炎炎,但对煎盐工人来说也是 “乘凉”了,反衬出工人在烈火旁的煎熬。在写法上,此诗采用了白描的手法,词语平淡无华,但在质朴的现实描写中隐含着作者的沉痛,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是吴嘉纪诗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