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绿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一、二两章是实写,但从实实在在的事件记述中,人们能够见到诗的主人公心理活动的微妙变化。“终朝采绿,不盈一匊”,采绿者手在采菉,心已不知飞越几重山水,心手既不相应,自然采菉难满一掬。那么所思所念是什么,诗人并未直白,而是转言“予发曲局,薄言归沐”,卷曲不整的头发当然不是因为没有“膏沐”,而是“谁适为容”。此时又要去梳洗,是因为君子随时都可能出现在面前。诗的第二章“五日为期,六日不詹”交待了原因,“五日”、“六日”郑笺解为“五月之日”、“六月之日”是比较合适的。既然约定五月之日就回家,在其后的每一天女主人公当然要无心于采菉,留心于归沐了。但“五日为期,六日不詹”还不仅仅是交待了女主人公反常行为的原因,同时把她心中一股浓浓的怨思传递给了读者。然而在“终朝采绿”这样难捱的时间里,女主人公的心中也有甜蜜的联想,观下文可知。

  三、四两章是虚写,诗中并没有出现归、回、还、返等字眼,但尽显归来之意。第三章写君子渔猎,妇人相随,犹如后人所谓“你耕地来我织布”一样极具田园风味,夫倡妇随之乐于此可见。龚橙《诗本谊》以为这是《小雅》中“西周民风”之一,确是探骊得珠之论。第四章承上一章之“钓”言,所钓鱼之多,实赞君子无穷的男性魅力,此可以闻一多先生“《国风》中凡言鱼,皆两性间互称其对方之廋语(按,廋sǒu,隐藏。廋语,隐语)”(《诗经通义》)证之。更何况“言钓则狩可例见”(孙鑛语),“只承钓言,大有言不尽意之妙”(姚际恒《诗经通义》)。

  总体上说,诗一、二两章以实极写幽怨神理,刻画情思细致入微,三、四两章以虚极言倡随之乐,更显出别离之苦。前为景中情,后为情中景,妇人幽怨深思之情栩栩如在目前。此诗可与《周南·卷耳》篇并读,两篇都有虚实对比之妙,但一是通过角色转换式的设身处地以对方写自身相思之苦,一是通过时空转换式的倡随之乐写现时一言难尽的幽怨之情。在对比中或可明《风》《雅》之别非诗旨之别,亦非表现手法之别,实乃诗教之别也。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10392.html

南乡子·斜月半胧明

南乡子·斜月半胧明
朝代:清代 作者:王鹏运 原文: 斜月半胧明,拣雨晴时泪未晴。 倦倚香篝温别语,愁听,鹦鹉催人说四更。 此恨拚今生,红豆无根种不成。 数遍屏山多少路,青青,一片烟芜是去程。 作者介绍 王鹏运 王鹏运(1849—1904)晚清官员、词人。字佑遐,一字幼霞,中年自号半塘老人,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

获麟解

获麟解
朝代:唐代 作者:韩愈 原文: 麟之为灵,昭昭也。咏于《诗》,书于《春秋》,杂出于传记百家之书,虽妇人小子皆知其为祥也。 然麟之为物,不畜于家,不恒有于天下。其为形也不类,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然则虽有麟,不可知其为麟也。 角者吾知其为牛,鬣者吾知其为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为犬豕豺狼麋鹿。惟麟也,不可知。不可知,则其谓之不祥也亦宜。虽然,麟之出,必有圣人在乎位。麟为圣人出也。...

听张立本女吟

听张立本女吟
朝代:唐代 作者:高適 原文: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少女戴着高高的帽子,拂动着宽广的衣袖,打扮成南方贵族妇女的模样,夜晚独自在凉爽寂静的庭院中漫步。自己拿着玉钗敲台阶下的竹子,打出拍子,一曲清越的歌声之后,月色显得十分皎洁。注释⑴张立本女:《全唐诗》载:“草场官张立本女,少未读书,忽自吟诗,立本随口录之。”⑵危冠...

醉花阴·黄花谩说年年好

醉花阴·黄花谩说年年好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黄花谩说年年好。也趁秋光老。绿鬓不惊秋,若斗尊前,人好花堪笑。 蟠桃结子知多少。家住三山岛。何日跨归鸾,沧海飞尘,人世因缘了。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菊花啊,不要说年年盛开花亦好,你也会随着秋日时光的流逝而凋谢。少女的乌发青丝不知岁月的无情,恍若把酒小酌,人若安好花都会随之绽放笑颜。  桃树结了多少桃子啊,长满了我家所住的三山岛。什么时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