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其二赏析

其二赏析

作者:佚名

  首联是说:我以微薄的力量为国担当重任,早已感到疲惫。如果继续下去,再而衰,三而竭,无论自己衰弱的体质还是平庸的才干必定无法支持。这与孟浩然的“不才明主弃”、杜牧的“清时有味是无能”等句同一机杼,都是正话反说、反言见意之辞。

  颔联若用现代语言表达,即“只要有利于国家,哪怕是死,我也要去做;哪能因为害怕灾祸而逃避呢。”此联已成为百余年来广为传颂的名句,也是全诗的思想精华之所在,它表现了林则徐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和忠诚无私的爱国情操。“生死以”,语出《左传·昭公四年》:郑国大夫子产因改革军赋制度受到别人毁谤,他说:“苟利社稷,死生以之。”这里的“以”字原意是“为”、“做”或“从事”,准确地理解它的含义才能读懂全诗。

  颈联从字面上看似乎心平气和、逆来顺受,其实心底却埋藏着巨痛,细细咀嚼,似有万丈波澜。“谪居”,意为罢官回乡或流放边远地区。按封建社会的惯例,大臣无论受到什么处分,只要未曾杀头,都得叩谢皇恩浩荡。这就像普希金笔下那个忠心耿耿而无端受责的俄国老奴对暴戾的主子说的话一样:“让我去放猪,那也是您的恩典。”接下来是说:“到边疆做一个多干体力活、少动脑子的‘戍卒’,对我正好是养拙之道。”“刚”,即“刚好”、“正好”。也就是说:“您这样处理一个罪臣再合适不过了。”

  尾联从赵令《侯鲭录》中的一个故事生发而来:宋真宗时,访天下隐者,杞人杨朴奉召廷对,自言临行时其妻送诗一首云:“更休落魄贪杯酒,亦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杨朴借这首打油诗对宋真宗表示不愿入朝为官。林则徐巧用此典幽默地说:“我跟老伴开玩笑,这一回我也变成杨朴了,弄不好会送掉老命的。”言外之意,等于含蓄地对道光帝表示:“我也伺候够您了,还是让我安安生生当老百姓吧。”封建社会中的一位大忠臣,能说出这样的牢骚话来,也就达到极限了。我们认真体味这首七律,当能感觉出它和屈原的《离骚》一脉相通的心声。

  对仗工稳而灵活,是此诗写作技巧上的一个特点。如,以“国家”对“祸福”,以“生死”对“避趋”,按词性来说,都是正对。“生死以”的“以”字作“为”解,是动词;而“之”字是虚词。作者既用“以”字的实词义表达思想内容,又借它的虚词义来与“之”字构成对仗,显示了驾驭文字的深厚动力。

1、 马骥评 .中国古典诗词精华类编 乡情卷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1996年01月第1版, :第270页 .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s.aguanjie.com/10200.html

无题四首

无题四首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 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 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含情春晼晚,暂见夜阑干。楼响将登怯,帘烘欲过难。 多羞钗上燕,真愧镜中鸾。归去横塘晓...

【越调】柳营曲_冬夜怀友暮

【越调】柳营曲_冬夜怀友暮
朝代:元代 作者:周德清 原文: 冬夜怀友 暮云收,冷风飕,到中宵月来清更幽。倚遍江楼,望断汀洲,雪月照人愁。舍梅花谁是交游?饮松醪自想期祷。王子猷干罢手,戴安道且蒙头。休,谁驾剡溪舟? 别友 一叶身,二毛人,功名壮怀犹未伸。夜雨论文,明月伤神,秋色淡离樽。离东君桃李侯门,过西风杨柳渔村。酒船同棹月,诗担自挑云。君,孤雁不堪听! 有所思 燕子来,海棠开,西厢尚愁音信乖。问柳章台,采...

题海图屏风(元和己丑年作)

题海图屏风(元和己丑年作)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鳞介无小大,遂性各沉浮。 突兀海底鳌,首冠三神丘。钓网不能制,其来非一秋。 或者不量力,谓兹鳌可求。赑屃牵不动,纶绝沉其钩。 一鳌既顿颔,诸鳌齐掉头。白涛与黑浪,呼吸绕咽喉。 喷风激飞廉,鼓波怒阳侯。鲸鲵得其便,张口欲吞舟。 万里无活鳞,百川多倒流。遂使江汉水,朝宗意亦休。 苍然屏风上,此画良有由。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77...

幼女词

幼女词
朝代:唐代 作者:施肩吾 原文: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作者介绍 施肩吾 施肩吾(780-86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人,字希圣,号东斋,入道后称栖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杭州孔子文化纪念馆语),他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人物。...